直到今天。
陰弘智帶李佑入宮見陰德妃,臨走的時候,陰德妃特意交代,讓陰弘智帶李佑去東宮見一見李承乾。對於庶出的皇子來說,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東宮太子,國之儲君,未來的君主。皇帝的兒子這麼多,賞賜自然不可能一碗水端平,誰多誰少。李世民在時,他說了算。他若不在了呢?自然是下一任的君主說了算。
在陰德妃的心裡,從來沒有想過讓自己的兒子篡位的念頭。她只是想,讓李佑多跟李承乾接觸,培養好關係,日後李承乾登基了,也能對這個兄弟多多照顧。
她想得是很好,但她不瞭解自己的兒子。
李佑在宮外飛揚跋扈,無法無天,除了陰弘智說話他還能聽進去幾句,其他人,無論是王府內外,誰管得了他?陰德妃讓他去見李承乾,還嘮叨了很多,如要在太子哥哥面前規矩一點兒,切莫惹惱了他。太子最近喜歡下軍棋,你便陪他下幾盤軍棋……諸如此類的告誡,讓叛逆期比較早的李佑心裡頭覺著非常不爽。
他想起了陰弘智經常隨口說的那句話,都是陛下的兒子,哪有什麼高低貴賤呢?
舅舅說的沒錯!我也是父皇的兒子,又沒比他小多少,憑什麼我要去見他?
但是,母妃的話還是管用的。雖然心裡頭不滿,李佑還是去了東宮,陪李承乾下了軍棋。軍棋如今已經非常的流行,李佑也會下。但他哪裡是日夜鑽研軍棋的李承乾的對手,殺了五局,輸了五局,最後還是李承乾覺得索然無味,不跟他玩了。
對於一個少年來說,這無異於是奇恥大辱。
李佑氣哼哼地走出殿門外,鬼使神差地,沒有從原路返回,而是走到了長樂門。
陰弘智跟在他身後,本想提醒一聲。忽然他想到了長樂門中住著的人,便沒有開口,反而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也是經歷過當年玄武門之事的人,而且立了一個不小的功勞。當時魏徵是太子府洗馬,而陰弘智是秦王府洗馬。陰弘智作為長安城的老牌紈絝少爺,交遊廣闊。雖然被滿門抄斬了,但得力於嫁給李世民的姐姐,地位並沒有下降多少,往日的朋友,也沒有對他退避三舍。
玄武門之變前,陰弘智與人飲酒,無意中得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謀在李世民入宮路過昆明池的時候,埋伏刀斧手殺他的事情。當時李世民還未登基,在陰弘智的仇恨名單裡,排名第一是李淵,第二是李建成,第三才是李世民。而且顧慮到親姐姐的安危,他猶豫再三,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因此躲過一劫,而在玄武門之變後,清算餘孽的時候,證實陰弘智得到的訊息的真實性。李世民感念他的功勞,讓他做了吏部侍郎。雖然只是正四品,卻因在吏部,是一個實權的官。這個吏部侍郎一直做到年初李佑開府,他為了做李佑的王府長史,主動請辭,正巧趕上長孫皇后因為李世民要晉升長孫無忌頂替杜如晦做尚書僕射的當口,還因此得到了長孫皇后的讚揚。長孫皇后拿他舉例,說同樣是外戚,他能做到不貪戀權位,而長孫無忌卻做不到,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德行要比長孫無忌更好。
霎時間,傳為了長安城的美談,人稱道德君子陰弘智。對於長樂門中的母女三人,沒有人比他更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鄭氏撫養著兩個女兒,那個大的,也有八歲了吧。
十歲和八歲,豈不是應了那句‘青梅竹馬’?
想到李世民的兒子可能在今日侵犯了李建成的女兒,如此違揹人倫的醜事若是發生了……
陰弘智激動得發抖!
就在今日,我要讓你們李家,千夫所指,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