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幾人幾人聽了都是欣喜,這種來自領導的關懷,更能讓人爆發出積極性。
老道也是笑著,心裡想著,總算是沒有辜負上級的期望。
中午,楊小濤在招待室裡跟幾人吃飯慶祝。
眾人初始還有些拘謹,慢慢的也就進入狀態。
少年意氣,揮斥方遒。
這次勝利,給了幾人莫大的動力。
在楊小濤身前也漸漸放開。
眾人說著各自的理想與抱負,說著自己為什麼投入革命建設,為什麼選擇研究鋼鐵,說著今後的美好憧憬…
楊小濤在一旁聽著,也是說著自己的打算,說著未來會怎樣怎樣。
在眾人耳中,這些未來都存在的東西,卻成為楊小濤的目標。
而此時,他們才發現,楊小濤的年紀不比他們大多少。
甚至最小的劉不悔,只比楊小濤小三歲。
他們,算是一代人。
吃完飯,老道帶人繼續研究總結,同時規劃後續實驗。
當然,按照老道的預計,鋼鐵廠那邊想要建立廠房生產金屬鎢,最晚也要過年開春動工。
眼下,他們能做的還是用爐子慢慢加工,同時試著研究合金配方。
說起這配方,國內是一片空白,現如今用的還都是聯盟給的,但在關鍵領域,並沒有建樹。
這東西,不是說你拿到實物產品就能分析出來的。
一塊硬邦邦的疙瘩,就是融化了,你也不知道里面是啥啊!
對此,老道希望楊小濤跟上級反應下,看看有沒有其他廠家的研究,他們先拿來借鑑一下。
對此楊小濤應下。
回到辦公室,楊小濤將情況跟楊佑寧和劉懷民說了聲。
跟預料中的一樣,兩人對此反應並不大。
楊佑寧最近忙著延州建廠的事,劉懷民也是整天去一機部開會。
兩人為這事忙的焦頭爛額,機械廠的日常事務都交給陳宮跟王國棟負責。
至於楊小濤,能幫著就不錯了。
對於楊小濤的後續投入,兩人都是一臉為難。
楊小濤也理解,畢竟花費了那麼多,就這點收穫,真不大。
不過楊小濤選擇支援,加上這研究小組也是他們同意才建立的,沒理由拒絕。
只是讓楊小濤監督好,不要浪費。
至於後面的鎢合金,還有好長路要走呢,他們只是知道就行。
當然說起合金配方的事情,楊佑寧還沒說話,劉懷民已經搖頭,“這件事不用想了,國內研究合金的都沒幾個,更不要說成功的了。”
“沒有成功的,失敗的總有吧。”
“提供一點失敗的經驗,總比沒有強吧。”
楊小濤試著聞訊,劉懷民依舊搖頭。
“有些時候,他們都不知道怎麼失敗的,這裡面因素太多了,火候,時間,溫度,材料”
“知道為什麼研究越來越困難嗎?”
楊小濤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