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下詔,封奉先為溫侯。以激勵全軍。”
見呂布回下方軍營之後,董卓開始對呂布進行封賞。
討董聯軍派出計程車兵都為大將。
從夏侯惇拔矢啖睛,奮烈殺死曹性就能看出。
而呂布先後以一敵八,不落下風。反而使敵方大將狼狽而逃。
這種功績,對董卓來說太需要了。
因而使呂布提前獲得溫侯的封號。
溫侯,顧名思義,呂布被封為溫地。離洛陽北方不遠,便是河內溫縣。這是縣侯,萬戶侯。
華夏漢代之前自古爵位分公、侯、伯、子、男。
因為秦朝強行推出的“郡縣制度”使封爵位的王侯伯,在其封邑內沒有統治權。
只能徵收封邑內賦稅作為食祿,並不像周朝諸侯那樣可以由列侯、控制封邑。
甚至還會出現卿族架空諸侯,如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更有甚者家臣架空卿族,如春秋魯國上卿季孫家族,被家臣陽虎掌握了軍機大權。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前就封自己為公爵,即安漢公。
歷史上曹操封魏王之前,就是先封魏公,後封魏王。
漢朝有鐵律,“非劉不能王”。
劉凡有功績,封王乃應當。異性封王,就是逆賊。
軍功二十等,十九等是關內侯,也稱徹侯。二十等為列侯。
關內侯只有爵位,沒有食邑,只是一個空爵,名聲。
列侯有亭侯、鄉侯、縣侯三等。
縣侯,再進爵,要麼再並鄉縣,要麼就是公。
漢代之所以不封公,是因為公僅次於王,而且封邑大,容易形成東周後期的諸侯割據勢力。漢吸取了周分封諸侯的教訓,即使封侯也分縣侯、鄉侯、亭侯三等。
對漢代朝廷來說,即便是文武大臣有進公的功績,朝廷會選擇並縣而封,如大將軍衛青一樣,食邑兩萬多戶。
東漢之後,因由王莽開了先河,封公代表著有不臣之心。這也是曹操封公,荀彧以死反對的原因。
……
虎牢關下,面對西涼兵馬的挑戰。
劉凡明白,自己身為盟主,必須要顯露一些實力。
“膽敢耀武揚威者,殺無赦!”
他下令徐晃、周倉二將出馬挑戰。
徐晃拿起開山斧衝在戰場左側。
周倉拿著大鐵槍衝在戰場右側。
一名西涼勇士策馬持刀殺向徐晃。
其頭帶皮箍,披頭散髮,明顯是一個羌人。
徐晃大斧揮砍,三斧使其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