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強攻決戰,是在雙方都成勢,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進行的。紇骨鮮卑雖防範警惕,要聯合三部鮮卑共擊吾軍,但他們還沒有聯合在一起,屬於分散狀態,將軍可從這裡尋找突破口。”
賈詡坐在馬上不慌不忙的說道,他拉住韁繩,將腰板挺得很直。
“鮮卑達奚部落弱小,據鮮卑俘虜之言,達奚部落控弦不到三千。吾用五百甲騎具裝攔截在要道上,不需要勝,只要將這三千胡騎擋住,不讓他們對吾後軍產生威脅。”
“公明率大軍前往駱縣,也肯定會被發現,公明用兵以穩為主,在不瞭解情況下,不會輕易發動進攻。近萬大軍出現在紇骨鮮卑後方,紇骨鮮卑的兵力定不敢輕舉妄動。”
“子龍率領三千騎兵,佯裝與公明配合進攻紇骨鮮卑,使紇骨鮮卑收縮防禦。當到清水之時,繞道前往雲中郡楨陵縣,順著黃河,連夜繞到緣胡山後,雲中的鮮卑部落都處於黃河北部的緣胡山下。”
“胡騎要支援紇骨部落,過楨陵縣是最近的路,楨陵縣西面是黃河,東面是群山,繞過去最起碼要多用一天時間,在這種緊要關頭,鮮卑援軍不會捨近求遠,吾軍就擋在從楨陵到武城的路上,與鮮卑援軍交戰。子龍在鮮卑援兵後面,此時可趁機殺出,亂鮮卑援軍陣腳。”
“此戰一勝,盡據定襄、雲中之地。讓吾驃騎軍威名更上一層樓,讓驃騎大將軍威名震動華夏。”
賈詡的話說完,關羽立住戰馬,他拿出地圖,好看好久,然後沉思片刻。
他想法的是拖住定襄的鮮卑騎兵,打擊從雲中而來的鮮卑騎兵。
以或虛或實示敵,完成這步戰術。
兩面夾擊滅掉支援紇骨部落的援軍,回身繼續夾擊,對付紇骨部落。
“吾建議將軍多留五百騎兵給周倉,輕重騎兵相結合。能讓防線更穩固。讓趙雲將營寨駐紮在紇骨鮮卑北部,然後率騎執行將軍制定的計劃,將三千馱物的戰馬全部留下,放牧在營寨前,把旌旗插滿營寨。設定疑兵,配合蕩寇將軍將紇骨鮮卑牢牢定清水岸邊。”賈詡摸了摸鬍鬚,對關羽建議道。
賈詡瞭解到了關羽的戰術後,更完善了關羽的戰術。
“還是軍師深謀遠慮。”關羽拱手說道。
“將軍下令吧,吾軍要趕在鮮卑援軍之前,完成佈置。戰機稍縱即逝。”賈詡向關羽提醒道。
漢軍很簡單的調動,就能完成這步戰術。
而鮮卑則需要往返求援,援軍也要準備。
在這個時候,宜早不宜遲。
關羽不再猶豫,分別書寫兩封信,一封交給趙雲,一封交給徐晃,令他們配合大軍。
周倉率領五百重甲騎兵,五百輕騎兵留下,關羽率領大軍向楨陵縣進發。
周倉藉助古長城的殘壁,將陣型擺在武進縣南。
達奚鮮卑想南下支援紇骨鮮卑,要麼衝破周倉的防禦,要麼繞道雲中郡。
繞過雲中郡,就必須渡過白渠水,若選這條路,估計他們過來時,戰爭已經結束了。
重甲騎兵最強大的一點就是衝擊步兵方陣,雖然在草原角逐中不怎麼樣,但在防禦上面,少有薄弱點。
再輔以五百騎射,可謂是無懈可擊。
三千胡騎,血肉之軀而已。
兩個時辰之後,趙雲收到關羽的信件。
他毫不猶豫,帶領騎兵南下,關羽在信中對他交代的很清楚。他也認為這是一個完美的計策。
胡人的遊騎,相當於漢軍的斥候。
這個戰術實施的前提就是將鮮卑遊騎打的不敢出營,讓他們不知道漢軍的動向。
為此,趙雲脫離先鋒大軍,騎上輕捷如飛的照夜玉獅子,跨上穿雲弓。
身後相隨十幾騎,開始獵殺將鮮卑遊騎。
趙雲的箭術雖不如黃忠,但也是天下一流。
千軍萬馬,趙雲一人定是敵不過,但鮮卑遊騎最多也只是百人之隊,只要給趙雲機會,他一人便可敵之。
照夜玉獅子趟水登上,如履平地。
他彎弓搭箭,依靠寶馬照夜玉獅子追上一隊又一隊鮮卑遊騎。
死在他箭下的敵人不可計數。
有百人隊的鮮卑遊騎以為趙雲人少,便策馬迎擊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