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巔上火麟烈,北海潛深雪飲寒,可惜兩鋒未緣見,雪刀封隱劍孤鳴。”
這說的,乃是當世橫行中原南北兩地的兩位大高手,分以火麟劍斷帥與血飲狂刀聶人王,若說當年聲名之顯赫,除了那些個昔年老一輩高手外,同輩中能壓這兩人一頭的當真是屈指可數。
滿打滿算,也就只有當今“天下會”之主雄霸與“無雙城”城主獨孤一方了。
可惜,這也只是當年。
昔年名噪一時的南北兩大高手,如今卻已淪為農戶獵戶,其中曲折實在讓人不勝唏噓。
然,只在月前,江湖已有傳聞,此二人已定時日要決一勝負,引得江湖各路高手譁然。
而這南山,若要細說,所指正是川蜀南部樂山之地,蓋因斷家祖地便是在此,火麟劍亦在此名震天下。
……
樂山大佛,位於樂山西面,坐落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等交匯處。
乃一尊彌勒坐像,耗時幾近百載方才建成,高與山齊,背山面江,依山鑿石而成,腳下江水滔滔,船行如蟻,何其壯觀。傳言,單其一隻“佛眼”長已近達丈五,由此可見此像之宏偉。而在這佛像頂上的右方,有一古剎名為大佛寺,大佛寺再左去百丈開外,另建有一列亭臺樓閣,這便是斷家莊。
這一日。
卻說在佛腳下的山道上,此時天飄薄雨,但見一褐衣稚童小跑似的急走了過來,圓圓的臉蛋,雙目靈動明亮,看著很是惹人喜歡。
他並沒有像其他同齡人那般四處嬉戲,而是小跑到佛像腳下,皺著眉頭看著另一側浪花翻卷的水面,原來那裡墜有一物,一條細細的繩索,其上每隔一截便捆一石子為標記,男孩蹲下身子將其拽了上來,看了看水浸溼的位置,卻是在量度著江邊的水位。
見沒達到位置,男孩手一鬆,那細繩便又落了下去。
微雨迷濛,淅淅瀝瀝。
他起身而立,並未立即回莊,而是瞧向了另一邊,一雙靈慧的眼珠子黑白分明,裡面倒映出一個模糊的人來,似霧中花般。
一個怪人。
之所以說他怪是因為這些時日自己每天早晚各要在此丈量三次水位,可無論什麼時候這個人都比他先到,或者說根本就沒離開過,不光沒有離開,甚至連姿勢,連位置神態都沒變過,如此已快有十數日之久了。
可一個人怎麼能不眠不休,不飲不食呢?
像是睡著了,又像是死了過去,簡直像個石雕。
但最讓他驚奇的是那個人初見時還是個十一二歲的少年,可這一段時間下來此人的身形居然在日以繼夜的拔高著,像是在蛻變,如今再看已是十四五歲的身形相貌。
家道中落,早已讓男童的心智比之同齡人要成熟不少,可再成熟也還是個孩子,自是免不了好奇心作祟。
但他最好奇的,還是那人腰間挎著的劍。
即便早已沒落,但身為劍道的弟子又怎會沒有一雙識劍的眼力。
看著那狹長的劍男孩心裡是暗暗說著好劍,目中所見那劍僅以劍鞘都是青光內斂,遠遠看去只如一塊通體墨青的寶玉,攝人眼目。
不知不覺間,他已走到了那人的面前,可對方像是視而不見般,當即不服氣的道:“你是誰?”
“你是誰?”
他剛說完那想對方居然也開口了,而且說的話還和他一模一樣,那人目光一轉,已迎上了他。
男孩張嘴剛想說話,卻忽聽。
“你姓斷。”
他先是一愣,可馬上身形已靈巧的拉開了兩人的距離,小臉蛋繃得緊緊的,滿是警惕。
怪人復又道:“你是南鱗劍首斷帥的兒子。”
男孩警惕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