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晨。
“先生,我們這是要去幹嘛呀?”
石頭跟在孟秋水的身後,翠雲站在阿瑤的身後,四人乘船順著江水往哪“二十八紅樓”而去。
“開店!”
孟秋水負手打量著周圍的一切,姜離雲一反,如今竟是比之以前更顯繁華,趙國之中,竟是有許多平民百姓不惜遠途遷徙而來,商賈亦是雲集,江湖豪俠匯聚,還真是出乎意料。
其中緣由,乃是姜離雲免了三州三年的稅收,而且但凡服軍役者,其家更可得良田數畝,安居落戶於此。
真是好大的手筆,好大的魄力。
至於豪俠武夫,乃是因一張《招賢令》而來,亂世之中,當出豪傑,加上這些年趙王無道,人心潰散,民心已失,姜離雲一反,那些報投無門的人自然便有了機會,但更多的,是一些寒門士子,如今多是匯聚待考。
與科考不同,如今形勢緊迫,自是特別對待,武者考的多是氣力,武技,戰陣,士子便是謀略,以及安民之策,總而言之,但凡有一技之長者,皆可收攏入籍。
以至於現在大有人滿為患的架勢,只不過雖看起來有些魚龍混雜,但卻井然有序,不敢妄生是非,之所以如此,蓋是因南都城內共有二十隊,每隊三十人的黑甲玄騎不停巡視,這正是鎮北候所率的西北邊軍。
姜離雲雖然有心廣納賢才,但也考慮到內亂的發生,所以早在做出這些部署前便派了黑甲玄騎鎮守,加上幾日前格殺了一些生事惡徒外,一個個便都長了記性,安分的不得了。
有人來自然也有人離開,多是不看好姜離雲的人,所以一些地方便都空了出來,其中更是有一些名士大儒酒後狂言罵姜離雲大逆不道,只除了寥寥幾人能倖免於難,其他都被殺了個乾淨。
而這南都最繁華的,自然是“二十八紅樓”的那個地段了。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太平下來。”望著河岸兩邊的人,阿瑤感傷的說著,像是想到了些不好的回憶,她那連面都沒見的爹就是死在了戰場上,母親熬了幾年也撒手人寰了。
只見岸上有的拖帶著家眷,風塵僕僕,有的哄著哭鬧不停的孩子,有的抱著一個個卷著的草蓆慟哭悲傷,裡面隱見一具具大小不一的冰冷屍體,還有一些形如乞丐的人蹲在角落裡嚼著別人施捨的饅頭。
能來的,恐怕都是被逼的活不下去的人,大魚大肉的人又怎會捨得自己的家業不遠千里而來,還得被戰禍波及。
“太平麼?何其難啊!”
孟秋水看著這一幕內心也是有些沉重,只不過表情卻仍顯得如古井般無波。
“先生你看,她在給那孩子喂什麼呢?”石頭忽然甕聲甕氣的指著岸上一蓬頭婦人問道。
孟秋水轉頭看去,就見那婦人倚著一個摞滿乾草的木車上,衣衫破爛,穿著一件灰色破襖,懷裡緊緊的裹著個襁褓,伸著食指,指肚上正有一滴滴殷紅的液體滴在嬰孩的嘴裡。
“她的血。”
那婦人背後的木車上還放著兩個裹住的草蓆。
看到這裡,孟秋水凝望了許久,亦是失神良久。
天下之亂,何至於此啊!
……
……
……
南都城外。
遠遠的,就見官道上出現了讓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一個長相憨胖的小道士正灰頭土臉的牽著一頭灰不溜秋的毛驢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