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下雪了?
在大雪停歇之後,又有一場小雪飄搖而至。
以神魂出遊的蕭瑾和親身趕赴此地的林寒並肩立於梅山賞梅臺上,隔著飄飄搖搖的雪花,遠遠眺望梅山明陵。
這座賞梅臺臺高一丈左右,寬五丈左右,建於大楚年間,傳聞中曾有大賢之士,淡泊名利,大楚朝廷屢次想要徵兆他入朝為官,均被他拒絕,後來這位賢士在梅山上修築了賞梅臺,隱居於此。
蕭瑾負手而立,望著外面稀疏單薄的雪花,輕聲道:“君為名利隱,我為名利往。何顏見君面,今上賞梅臺?”
林寒嗤笑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不信天底下當真有不為名利二字所動之人,所謂的不慕榮利說白了不過是沽名釣譽罷了。”
蕭瑾搖頭說道:“不可一概論之啊,我們追逐名利,就說別人也追逐名利,這是犯了以己推人的毛病,不好。”
林寒略感詫異。
蕭瑾笑了笑,接著說道:“在極西之地有這麼句話,如果天空總是黑暗,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蜷伏於牆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之人,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林寒對於蕭瑾話語中的微諷不以為意,只是笑道:“道理倒是不算錯,就是這話聽著有點怪。”
蕭瑾平靜道:“這句話由我來說的確不太應景,做一個卑微如塵土的小人物,好像是上輩子的事情,實在太久太久了,不過我卻記得如此清楚,仿若昨日。”
林寒仍舊只是略微詫異地看了他一眼,似是對這位老朋友的神神叨叨早已習以為常。”
蕭瑾不再說話,望著梅山明陵,忽然想起一段陳年過往之事。
當年大鄭神宗皇帝身死之後,蕭煜連夜返回西北,蕭烈斬殺首輔李嚴和大都督張清,又緝拿宋之行等六位朝堂重臣,然後扶靈入宮,當時他就跟隨在父親蕭烈身邊。
那年,上至文武百官,下至侍衛甲士,盡縞素。在靠近大鄭神宗皇帝御駕的一輛馬車中,蕭烈攜蕭瑾坐於其中。
蕭瑾清楚記得父親蕭烈當時的穿著,裡面是一襲純黑色的內袍,去了圖案和滾邊,只剩下最深沉的黑色,腰間纏著一條白布束帶,外袍則已經換成生硬的白麻布衣,內黑外白。
在快要抵達大鄭門的時候,一直都在閉目凝神的蕭烈忽然睜開眼睛,問他:“瑾兒,你是否怨憤為父?”
當時就坐在蕭烈身旁的蕭瑾微微一愣之後,立刻恭敬回答道:“孩兒不敢。”
蕭烈不置可否,平淡道:“你雖然小,但心太大。”
蕭瑾瞬間悚然。
蕭烈輕笑道:“旁人都道你是早慧之人,我卻知道這世上有神魔降世,域外來客。”
蕭瑾驚駭欲絕,幾乎想要逃離這個車廂,額角上有冷汗伸出,眨眼間已經是汗透重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