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黑色官袍的群臣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盡頭。
在穿過章臺門之後,群臣來到了崇德殿的殿前。
大將軍,三公,九卿還有各部兩千石或者以上的官員帶著千石的官員來到崇德殿殿門前。
腰間懸掛的寶劍以及腳上的步履都被守候在一旁的小太監們收走。
“吉時已到,眾臣入殿。”
伴隨著十常侍的高呼聲音過後。
走在最前面的十常侍帶著身後的文武群臣入宮拜謁皇帝。
能進入崇德殿面見皇帝的,只有兩千石還有兩千石以上的官員。
兩千石以下的所有官員,都要留在殿外。
千石的可以登上階梯,而不足千石的,就要留在階梯之下。
除了文武百官之外,還有諸侯以及皇親貴胄也都要來拜謁皇帝。
身著黑紅之色龍袍的劉宏跪坐在碩大的青銅雕花龍案之後,頭頂戴著帝王免流,腰間配天子劍。
象徵著大漢帝國最高權力象徵的傳國玉璽就放置在一旁的金匣之內。
大殿的周圍放置著數十個銅火盆。
裡面燃燒的果木炭暗紅之色忽明忽暗,將大殿內的氣溫烘烤的燥熱。
眾臣最前方,分別是大將軍,三公,九卿,各部的主官,還有一群諸侯貴胄。
在十常侍的提示之下,眾臣跪在地上,隨後叩拜高呼萬歲。
跪坐在龍案後的劉宏輕輕揮手。
“眾愛卿平身吧。”
地面免流劉宏那張蒼白的臉上抹了一些紅色的胭脂。
殿下的眾臣這才一一起身。
大將軍何進。
還有新任的太尉馬日磾,司徒崔烈,司空張溫等人相繼起身。
三天之前,楊賜已經在自己的府邸病死了。
但對於即將到來的正旦日,楊賜的死在劉宏看來算不得什麼。
象徵性的追封了一些之後,劉宏便火速的提拔齊了馬日磾為太尉。
正旦日,群臣除了拜謁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納貢。
向天子,也就是劉宏來納貢。
按照大漢禮儀。
諸侯,三公要向皇帝進貢玉璧。
而中兩千石,還有秩比兩千石的官員,則是要向皇帝進獻羔羊。
千石以及六百石的官員需要向皇帝進獻大雁。
而六百石以下的官員則是要向皇帝進獻雉。
《禮儀志》中記載:及賀公侯璧,中兩千,後兩千後羔,千後六百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