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奪取灌口城,得到城內水師,連通南北,不能再讓秦軍得到柳牧嶽的水師,給前線將領寫信,協助趙盛,柳牧嶽南渡。”孫銘厲聲叮嚀。
每每想起秦軍所取得的戰果,他滿腔怒焰就壓不住。
與幕僚花費心思安排部署,到頭來,所有努力付之東流,被秦軍撿了便宜。
目前,秦軍還有軟肋。
沒有驍悍的水師,南征受阻,各方勉強牽制秦軍。
秦軍擁有驍悍的水師,必將配合精騎馳騁南方。
孫銘面孔冷酷,鐵拳砸在案臺。
驚得諸將仰頭相望,大氣不敢喘。
孫銘咬牙說:“郭頌,給呂伯寧,公羊越寫信,建議他們暫停進攻趙拓,領軍抵抗秦軍。告訴他們,若秦軍佔領荊襄四州,我等分處各地,首尾不能相顧,將被秦軍逐一擊破。”
呂伯寧,公羊越,曾經雄踞一方。
有逐鹿中原,爭王奪嫡的潛力,卻遭秦王征討,淪為喪家之犬。
此等血仇,相信呂伯寧,公羊越沒有忘記。
“喏!”
郭頌領命。
這時將領嶽泰上前,躬身行禮,捋著長鬚道:“主公,秦軍止步清水河,在長川城休整,是否派軍偷襲?”
“將軍可有良策?”孫銘追問。
不管能否偷襲秦軍,單單騷擾秦軍,牽制秦軍鋒芒,也是極好的。
何況,若偷襲成功,重創秦軍,消弱秦軍氣焰,發洩他的怒火。
嶽泰走向行軍地圖,指著敵我交錯的地圖,道出自己的想法。
“荊州水師退去,灌口江巡邏鬆懈,我軍可秘密前往灌口城,奇襲,如能佔領灌口城,將斬斷秦軍退路,不能奪取城池,也讓秦軍腹背受敵。另外,若悄無聲息抵達襄州境內,協助高懿在清水河佈防,來日也將重創秦軍。”
孫銘低頭凝視地圖,少時,仰首盯向嶽泰:“此戰將軍全權指揮。”
嶽泰乃父親留給他的舊部,素有軍功,與荊襄軍在乾州作戰時,表現的非常驍勇善戰。
他來負責,孫銘很放心。
點了點頭,繼續道:“韓湘,你前往襄州,與趙拓謀面,不管我等有何矛盾,在秦軍退出荊州前,彼此該擱置爭議,率先對抗秦軍。”
“喏!”
敵強我弱。
秦軍精騎行軍速度神速,孫銘不敢任由秦軍獨大。
不然,江南地區終將淪為秦軍盤中餐。
.......
一晃數日過去。
荊州秋意漸濃,氣候漸冷。
不過,相較秦地的苦寒,荊州氣候仍然宜人。
季玄陵長居長川城,總領軍政,密切注意大康境內局勢。
秦軍死戰長川城時,齊國為首的五國聯軍,借道秦地,穿越安州,檳州,抵達大康境內。
趙國將領欒忠松為首的步騎,駐紮在隆州南方,在趙辰派軍收拾西南的穆氏兄弟時,欒忠松已經派軍攻打趙辰,嘗試快速擴張。
得知訊息,季玄陵滿不在乎。
趙辰向大乾借兵,雷霆之勢剷除叛逆,收復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