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不願攪進大乾的內政,防止被李堯查出蛛絲馬跡,徹底得罪雙方,自己沒法全身而退。
二來九江王有意利用他,欲穩坐釣魚臺,享受成果,卻不積極給秦國爭取利益。
狡兔三窟,他怎能不給自己留退路呢?
他向九江王道明趙辰迎娶大乾公主,九江王迎娶太尉之女,所造成的嚴重後果,逼迫九江王助他一臂之力。
九江王知曉趙辰迎娶大乾公主,嶺南王迎娶徐家之女,將造成怎樣的後果。
畢竟,他們尚未結盟,嶺南王在龍城已對他窮追猛打,迅速蠶食他在朝廷與軍中的勢力,有意把逼向窮途末路。
迫使他狗急跳牆,作出喪失理智的事兒。
趙辰前來龍城,憑藉自身影響,公然支援嶺南王。
季玄陵直言不諱把他面臨的問題說出來,分明對他的處境瞭如指掌。
九江王心似明鏡,他與季玄陵已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一榮共榮,一損俱損。
沒有理由拒絕季玄陵的合作,同樣,季玄陵沒法拒絕他的提議。
這時候,九江王沒有再耍小心思。
冷眸直視季玄陵,開誠佈公的說:“秦王,你我不妨開啟天窗說亮話,本王幫你剷除趙辰,你幫本王刺殺徐朝恩。”
嶺南王最大的依仗,來自玉貴妃拉攏的徐朝恩,及徐朝恩背後的軍中力量。
刺殺徐朝恩,玉貴妃身居高位,執掌後宮又怎樣,嶺南王沒有軍中將領支援,終將沒法對他構成威脅。
儲君之爭,將減少一名強而有力的勁敵。
刺殺徐朝恩?
季玄陵的計劃中,涵蓋徐朝恩,卻未想過刺殺對方。
得知九江王的建議,他除了驚訝,還是驚訝。
在龍城刺殺大乾太尉,無疑是在刀尖行走,拿著自身性命做賭注啊。
一番深思熟慮,季玄陵仍然爽快的接受了九江王的要求。
藉助徐超恩,消弱趙辰是他計劃之一。
現在對秦國構成威脅的人,涵蓋嶺南王,趙辰,李茂源,徐朝恩。
對秦國構成直接威脅的,則是趙辰。
大乾針對秦國的起因,所有陰謀詭計來源於李茂源。
刺殺徐朝恩,等同消弱趙辰,李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