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楓盤腿坐在蘭溪之畔的時候,自然也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力。
一時間譏誚,挖苦之聲,不絕於耳。
秦楓雙目微瞑,充耳不聞。
彷彿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只是樹欲靜,風不止。
以秦楓為中心,周圍十丈,並無一人落坐。
這使得人頭攢動,摩肩擦踵的蘭溪之畔,顯得極為不正常。
就好像被人在一片細密的沙盤之上,人為用手抹出一塊空白似的。
扎眼至極。
惺惺相惜的文人相親不見得有多少,文人相輕卻是比比皆是。
此時看到秦楓被孤立排擠在圈外,很多學子們皆
是幸災樂禍,等著看秦楓的笑話了。
尤其是荀有方的擁躉,更是激動得上躥下跳,巴不得現在曲水流觴文會就結束,直接宣判秦楓的死刑才好。
如今秦楓與荀有方已成宿敵,而且還是死敵,這些擁躉們當然都巴不得自己支援的荀有方能夠踩著秦楓的肩膀爬上去,自己也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不過,除了惡意去“黑”秦楓的人,很多本來對於秦楓和荀有方當中一人並無特別觀感的學宮中人,也是微微蹙眉。
“雖說主動與眾人坐到一塊,可能會被拒絕,也許會丟一些面子。但總好過這樣涇渭分明,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樣……”
“此子竟如此不合群嗎?”
還有老學究喃喃說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罷了。”
蘭溪另外一畔,荀有方竟似是故意挑釁一般,徑直坐在了秦楓正對面的位置之上。
只不過反差明顯的是,秦楓一畔,只有他孤身一人,荀有方身邊卻是眾人環繞。
荀有方還只是普通學子,當然沒有資格坐著,但荀有方面前早有人鋪好了地毯,上面擺好了清酒,瓜果,甚至還有燒著檀香木的香爐。
與煢煢孑立的秦楓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荀有方看向蘭溪對岸的秦楓,抬起右手,在秦楓的脖子方向做了一個磨刀的姿勢。
挑釁意味十足。
很顯然,秦楓在重陽文會上,一戰成名,讓荀有方狼狽得幾乎文心碎裂。
若不是言一諾出手相助,他斷然不會有今時今日的風光場面。
所以他才會更加狠秦楓,討厭這個壞了他計劃的男人。
言一諾雖然沒有明說,但荀有方的直覺隱隱約約察覺到,秦楓可能才是那一篇大成詩篇的真正作者。
不然的話,根本無法解釋秦楓的詩才如此超絕。
如果說,昨日之前,荀有方對於秦楓還有一點做賊心虛的怯意。
今時今日,已經自己連做三篇大成詩文的荀有方已再無半點怯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