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古往今來,在稷下學宮內研讀,證道,隕落的儒家大賢,仿若穿越時空長河,逆流而回。
霎那之間,整個稷下學宮核心,石質蒲團上,紫氣升騰,騰蛟起鳳,激盪開來。
不止是稷下學宮的核心,整個稷下學宮居然都在這浩然紫氣之中劇烈晃動了起來。
“地……地震了嗎?”
秦楓世家的人只能感受到地面劇烈地晃動,整座稷下學宮就好像航行於海中的帆船一般。
但此時此刻,所有在稷下學宮內的儒生卻是先驚後喜,一齊歡呼了起來。
“這是諸……諸聖顯化!”
“秦楓悍然硬闖聖殿護持大陣,終於惹得諸聖發怒了!”
甚至有儒生看著不斷地從稷下學宮核心飛散而出諸聖身影,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儒道衰微千年,積弱至今,還請諸聖重振我等儒道,傳我等聖賢文章……”
“我等身正道直,一腔浩然熱血,懇請諸聖傳我諸聖奧義……”
“願為儒道赴湯蹈火,請諸聖降大任於我……”
前面還說得憂國憂民,到底也不過是為自己的私慾辯解罷了。
但此時此刻,哪有儒生會去計較這些。
投靠方運的擁躉們,基本都是存了抱上新儒聖,得幾次講經,甚至表現好一些,得賜一些文寶,好早日晉升文位,飛黃騰達的念頭。
稷下學宮裡雖然不至於人人都是這樣,但方運執掌學宮一年多以來,這樣的人,只多不少。
皇甫奇此時看著漫天飛入聖殿護持大陣中的聖賢身影,目光卻是凝重了起來。
他看得出來,這絕對不是因為秦楓的闖入,而導致的諸聖顯化……
而很有可能是方運發動了《春秋》書和戒子尺的威能。
而一次諸聖顯化,至少需要消耗《春秋》書和戒子尺少則百年,多則四五百年集聚的天地靈氣。
“難道說,憑藉聖殿護持大陣都制不住秦楓?”
“雖說諸聖顯化一出,鎮內之人等於與孔聖、歷代儒君和諸多至聖同時為敵……”
“莫說一人是一道虛影,即便是一人一口氣息,武帝之下都不能全身而退……”
“雖說秦楓必然要遭遇大厄,甚至可能會被毀掉武脈……”
“但是……稷下學宮也將在百年到數百年內,失去一張最重要的自保底牌。”
“真的需要耗費這麼大的代價嗎?”
此時此刻,身處在這聖殿護持大陣裡的秦楓,絲毫不知道外面巨大的動靜。
聖殿,書山,學海,他靜靜地徜徉其中。
秦楓的周身,浩然正氣徐徐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