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啥用啊!”
但秦楓卻不與風紀解釋,而是甩動衣袖,直接在這宮殿內伏案坐下,僅有的右手抓起毛筆,下筆如有神助,提筆就寫了起來。
白紙之上的標題,卻不是《道典》而是……
平天策!
《天帝極書》對於秦楓的試煉,從四字祭文,開啟儒道修煉之路,引來天賜慧星起,就一直是圍繞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的順序。
“碧血丹心”四字祭文乃是正心。
“君子知不可為而為之”乃是誠意。
“經世之道貴乎格物”乃是修身。
“大復仇論”乃是討論的親疏有別,兼論治國之道。
治國之道乃是儒家的終極課題之一,所以秦楓在墨家小世界中又再做“儒道兩道異同”,加以論述。
儒、墨之間已做過了比較分析。
儒、墨、道俱為百家中的翹楚顯學……
所以秦楓大膽地做出了猜測。
如果這個機制沒有問題的話,道家小世界破關的關鍵,應該就在自己能不能集合自己的經世致用之道,寫出治國平天下的文章來。
可能這才是可以催動此方小世界的天道,運轉天機儀的關鍵。
在這種近乎雙輸的死局之內,也只有藉助天道力量凝聚的天機儀,可以扭轉這一切了!
想要寫出文章來催動天機儀,這樣的舉動,如果在風紀看來,簡直是荒誕不經,痴人說夢。
秦楓自然不會去跟風紀解釋這一切。
只是落筆如雲煙,奮筆狂書了起來。
好在秦楓之前在說服易皇的時候,等於已是形成了自己關於儒家和道家融合治國的觀點,只不過還不夠具體,語言也不夠凝練。
同時,與自己經世致用的觀點,結合得也不強。
並不能成為《經世集》中,秦楓自己的證道之基。
他必須要儘快形成足以打動此方小世界天道的驚世文章!
就在秦楓“唰唰”地落筆,時間一個時辰,一個時辰飛速流逝之時……
“前線捷報,聖朝大軍先鋒擊潰道門蟻附逆賊三萬人,斬首兩萬!”
“前線捷報,大軍側翼先鋒擊退雲笈宗逆賊進攻,斬首一萬!”
“前線捷報,聖王御駕已到中軍,我軍收復所有失地!”
聽到一道道捷報,透過易京城內的擴音法陣傳遍全城。
在一旁等待的風紀,臉色卻是越來越難看複雜起來。
“但願是大易聖朝報喜不報憂,若是戰局這麼順利的話……”
“那道門肯定會以為我們提前賣了要起事的訊息給大易聖朝,我們太一教在清涼山的人,豈不是要……”
“師孃她豈不是會……”
風紀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來來回回地踱步走著,秦楓卻是在旁面色如常,沉吟思索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