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秦楓滔滔不絕的雄辯, 董仲舒忽地淡淡一笑,有些艱難地從藏書室的地板上,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 八一中文 ≤.
他的話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機鋒暗藏:“儒者修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又有《論語》、《孟子》以修身,《詩經》、《尚書》、《禮記》、《易》和《春秋》以陶冶情操,明德明志……”
董仲舒說到這裡,秦楓才陡然意識到了,自己未免太小覷這位兩個世界的儒道中,都擁有崇高地位的大儒了。
與專事詩詞文賦的6機不同,董仲舒的辯才,絲毫不在秦楓之下!
“如此之多的書籍,窮盡畢生之力,都不見得能夠全部學完吃透,往往管中窺豹,坐井觀天,就自以為盡得儒家奧義,實則貽笑大方之家!”
董仲舒說到這裡,話語之中已對秦楓隱隱有了鄙夷之意。
“居然還有人鼓吹兼收幷蓄……儒道之深奧,吾自認窮吾一生,學海之中,孜孜以求,亦不能探知全部……”
“身為儒者,不鑽研君子六藝,不研讀儒家的經典,卻去看所謂諸子百家的學說和文集,這不是本末倒置又是什麼?”
“倘若只讀了一點儒家的書,就自稱是儒者,然後又去看諸子百家的書,鼓吹諸如‘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兼愛非攻,人人平等,天下大同’之類的謬論……”
董仲舒這裡批判的兩個思想,一個是農家,一個就是墨家,他們一度都是儒家統治地位的有力挑戰者。
董仲舒說到這裡,用右手的書卷,拍打著自己的手心說道:“那究竟這些讀書人,是儒家的門徒,還是其他學派的門徒呢?”
“儒者不讀儒者的書,不做儒者的事,不說儒家的話……居然還恬不知恥地說,自己是儒家的人嗎?”
話音落下,整個藏書室內,安靜地連一根針落地的聲音都聽得到!
董仲舒似乎早已習慣了這等激辯之後,突然變冷的氣氛,以他一貫的經驗,這是對方理屈詞窮的徵兆,他已經感覺到,自己即將獲勝了。
這就是千年後的挑戰者嗎?
實力真是不值一提啊!
他轉過身來,看向秦楓,帶著淡淡笑意道:“閣下對此又有何高見?”
秦楓聽得董仲舒的話,知道他是要自己親口承認服輸。
董仲舒的辯才的確高明,他緊緊扣住了,身為儒家人,就應當讀儒家書,做儒家書,講儒家話……學儒家的君子六藝。
只要緊緊扣住儒家人的身份,對方就很難還擊。
誰敢說自己窮盡了儒家的學問?
誰也不敢開這個海口,既然你連自己儒家的學問都沒有參悟透,吃透,居然還去學習其他諸子百家,你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這一頂天大的帽子扣下來,可以說,如果秦楓不出奇制勝,到目前為止,他所有可能的辯論言路,都已經被董仲舒給封死了。
董仲舒見秦楓不開口,更是大笑了起來:“閣下剛才說兼收幷蓄的百家之說時,不是滔滔不絕嗎?”
聽出董仲舒言語說的鄙視之意,秦楓依舊淡淡一笑回答道:“董夫子,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董仲舒笑道:“願聽閣下的高論!”
秦楓看著這屋子裡滿滿當當的儒家書籍,忽而笑道:“請問董夫子,文王演易經,為何?孔聖寫《春秋》又為何?”
董仲舒信口答道:“文王憐憫世人,生死愁苦深陷其中,不得自知,故引出易經之法,使人得以趨吉避凶。上可占卜國運,下可趨吉避凶,乃是為蒼生大計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