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楓到來之前,讀書人與武者的中土世界的對立就早已存在。
雖然不曾尖銳到人族大範圍的內戰,但讀書人遭到武者排擠的情況卻事實存在。
讀書人到稷下學宮抱團取暖,而儒道為世之顯學,所以形成了以儒為代表的讀書人對抗武道,也就是儒武兩道爭鋒的局面!
這樣的好處就是諸子百家,兼收幷蓄,大大增強了儒道的力量。
在秦楓穿越而來,推廣練字冥想,改革了儒道底層的修煉方式之後,儒道達到了最輝煌的頂峰,真正與武道分庭抗禮……
但弊端在儒道衰弱之後也暴露了出來,就如這儒道小世界裡的情況一樣!
百家爭鳴,思想混亂,莫衷一是!
內部的辯論,孤立,排擠也愈加激烈!
秦楓翻看著張澤沐記下的筆記,合上書,在書桌前站起身……
踱步走到窗前,看著高天之上的漫天星斗,已是下定了決心。
“三世輪迴,兩個不同的文明,雖然艱難困苦,卻是上天給予我獨特的恩賜!”
“我要以後世的見識和眼光,以儒家為主,百家為輔,經世致用為準則,取百家精華,拋卻糟粕……”
“為這一世的儒家,不,應該是整個中土世界的讀書人,指出一個大方向來!”
“只有思想統一了,儒家才能夠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
“既是為了教化二百萬民眾,也是為了在中土世界再興儒道!”
“這本書,非寫不可!”
心念一動,宏願已下,秦楓只覺得識海之中一陣激盪澎湃,如同大江退潮的聲音……
原本洶湧如大河的念力終於開始由量變向質變轉化了!
“僅僅正心誠意,發下宏願竟就能讓我的念力增加……”
“看來此書合乎天道……”
就在這時,秦楓的耳畔隱約有一個聲音緩聲開口。
聲音浩瀚如星空傳來,又若隱若現,縹緲如天闕樓閣,似真還幻!
“此書著成之日,便是汝封聖之期!”
秦楓前世成為半聖,靠的是改良了儒道底層學子的修煉方式!
當年他不過是感覺這樣做有益人族,可能會是一條成聖之路,而不遺餘力地去推廣操作。
果然,中土儒家底層大興,前世秦楓證道半聖!
從半聖,亞聖,到至聖,最終以《經世致用》的觀點,成為至聖之中的新儒聖!
以秦楓之法修煉的儒生皆為他的門生,儒家大興!
當時儒家繁盛,百家雌伏,所以百家相爭,思想混亂的情況還沒有暴露出來……
秦楓後期雖然也動過要編書的念頭,但不及實施就隕落於武帝之手! 直至千年以後,代表讀書人的儒家失去修煉之法,諸子百家都變成了專事清談的組織,辯論也越來越直接,原本的思想基礎發生了動搖!
如今又出了這神秘之音敦促秦楓著書,看來連天道都感覺這樣下去,儒家的思想要不行了!但
此方世界乃是儒道小世界,不應該有中土世界的天道存在才是……
還是說,《天帝極書》小世界中的天道與中土天道是一致的?
所以才會出現傳說中的……
“這難道就是天選聖路?”
當年文王書《易》而成聖,仲尼書《春秋》而成聖,據說都是天選聖路,書成之日,便是成聖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