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完了直播和電商合作的事,陳啟東又彙報了蘇州當地政府隨著龍珠直播的估值不斷上升,重視程度也一直在增加著。
之前沈浪收購龍珠直播的時候,龍珠直播的估值也就在兩億美金水平。
現在雖然沒有進行過融資,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龍珠直播取得獨角獸身份是早晚得事。
陳啟東和沈浪中午在公司吃了一口,吃完後陳啟東給沈浪看了份統計資料。
沈浪接過來看了一眼,這是一份關於龍珠直播最近以來的使用者數量以及頻寬成本。
“沈董,之前您投資的五億,現在已經都花光了,隨著我們使用者數量在猛增,這頻寬成本也在增加。
我們在四百萬使用者的時候,一個月12億就夠,現在我們基本上和鬥魚維持一個水平,都在千萬使用者規模,每個月的光是頻寬成本就超過了3億。”
陳啟東揭露了一個恐怖的事實,沒有錢直播平臺根本活不下去,只有不停的融資,要不然連頻寬費都交不起。
說起來很尷尬,直播平臺都在為頻寬煩惱,國內的頻寬費用是按照峰值計算的。
每一百萬人,需要付出的頻寬費用就是三千萬。
陳啟東也是實在挺不住了,這才從沈浪這化緣。
之前靠著廣告贊助加上虎牙和鬥魚的挖人,龍珠直播還能挺得住。
但隨著使用者一直在上升,頻寬成本成了龍珠直播運營最大的難題。
別的不用幹,先把一個月三個多億頻寬費用湊齊再說。
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小型平臺只能遠遠看一眼,頻寬成本費比他們的估值都高。
“沈總,這個月如果我們開展和大牌會的合作,我們的峰值可能會達到一千五百萬的規模,這個月光是頻寬費用會達到45億。”
陳啟東也心痛,但是這就是國情。
哪怕龍珠直播發展的一直不錯,也承擔不起這麼高昂的收費。
沈浪也有些頭疼,這個東西連國內三巨頭也只能忍著,該交的錢一分都不能少。
這頻寬費用幾乎直追百度這樣的巨頭公司,但看看兩者之間的市值,天地之差。
有的時候看鬥魚感覺畫面不清晰,那不用多想,肯定是鬥魚降低頻寬成本,目的自然就是減小開支。
各家直播平臺基本看不到盈利,都是在虧損,主要大頭都在頻寬費用上面。
相比之下,給主播開的那點工資都是小意思。
沈浪看了幾眼,問道:“一億美金夠嗎?”
“夠了,起碼夠我們挺兩個月的。”陳啟東苦澀一笑道。
聽著挺心酸,但這就是事實,這也是陳啟東不停的謀求增加龍珠直播營收的關鍵。
許多直播平臺混的不行的還好,一個月頻寬費用沒多少。
達到龍珠直播這個層次,一個月沒三個億根本不可能。
沈浪沒直接出錢,而是把這個機會讓給南粵資本。
蔡建平接了電話後,立刻表示會最快速度的瞭解龍珠直播的資料,給予沈浪答覆。
這也就是走個流程,畢竟這些資本一般都是來自社會募集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