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閣的密宗案卷,都被封鎖在此地後院書樓裡,與蓮花閣書樓不同,這裡的秩序更加森嚴,看守更加嚴密。
五年前的一場大火,曾經席捲了這裡,燒死了情報司的兩位官員。
一位是平平無奇的情報司持令使者,名叫徐瑾,並沒有多少人記得他,以他的官階,品級,影響力,這般死了,沒有掀起絲毫的波瀾。
而另外一人則不一樣。
沈靈是天都情報司僅存的九位少司首之一。
不僅如此,他還是當年雲洵的得力干將,情報司在當年正是巔峰之時,與執法司在天都分庭抗禮,勢均力敵,因為這場大火,雲洵曾經入宮面聖,去蓮花閣找老師討要說法……而擺出一副強硬姿態的大司首如此干預。
最終這樁案件卻是不了了之。
沈靈和徐瑾所負責的案卷,乃是一級機密,當初執法司和情報司爭著要搶一宗案卷……兩方都投入了極大的心血,人力,而這個專案卻被忽然叫停。
執法司收手了,情報司也發出了扼令。
但有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決定一意孤行,違背命令繼續調查,於是在呈交卷宗的前一夜,遭遇了這場大火。
其實是三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
還有一個顧謙。
他是一個幸運兒,在決定忤逆命令之前,被沈靈銷燬檔案,秘密地塞入執法司當一枚種子,等待生根發芽的那一日……於是那枚種子逃過了一劫,而且順利的生根發芽。
當初躲在暗處的顧謙,曾經寄希望於天都的一眾大人物,能有哪位好心人,為情報司兜底,為自己的兩位弟兄報仇,但後面他慢慢失望了。
這樁案件就此沉了下去。
而且再無“昭雪”的機會。
在經歷兩屆天都大變後。
顧謙終於站在了高處。
他終於有機會,親手揭開那一日太清閣大火的秘密。
“顧左使。”
“顧大人。”
馬車停下。
太清閣如今的駐守者已經換了一撥人,當年的太清閣,乃是道宗的麻袍道者負責駐守,隨著陳懿失勢,李長壽執掌內閣,此地的駐守者便被小閣老策令更換,變成了宮內的御前侍衛,原本純粹的道宗聖地,有了皇權滲透之後,變了些許意味。
門口的駐守者,只認殿下的諭令。
披著黑色斗篷的顧謙一路前行,路上所見之人盡是低眉行禮,神情恭敬,參拜這位左使大人。
今非昔比。
他一一點頭,算是見過,只不過眉頭擰著,明顯在思考其他的瑣事。
昔日太子挪出了一大批文卷,無處安放,分為三撥,分別放在三個地方。
東廂。昆海樓。太清閣。
而顧謙要求的大火案案卷,就鎖在太清閣書樓內。
他快步踏入後院書樓,深深吸了一口氣,逼迫自己打起精神。
關於密宗案卷的調查推進,工作量實在太大……原因有三,第一點,是當年的那場大火,毀壞了很多資源,很多情報都已經丟失。
第二,自己要調查的舊案,時隔太久。
第三點,便是此事,實在不方便動用昆海樓人力,畢竟顧謙自己的情報司檔案已被銷燬,如今身
為昆海樓左使,一舉一動皆被放大無數倍的看在眼裡,遣人調查太清閣火災,行事動機很難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