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雷山。
大雪飄搖,山頂覆了一層白。
無論是大雪,大雨,大寒,大曝,風雷山頭的那座石室,都是一片死寂。
千手在涅槃前的那道門檻上,已經停滯了快五年,而縱觀兩座天下,在星君境界驚豔的天才數之不清,最終邁過這道門檻的,每個時代,也不過是寥寥數人罷了。
蜀山的每位劍修,都由衷希望千手大人,能夠破開星君境,一旦成為涅槃,那麼蜀山便有了在十大聖山之中挺直脊樑的底氣。
朱密的那把飛劍,釘入石室,再無動靜。
能接下涅槃一劍……便說明了很多東西。
小無量山雖然退去了,但暗宗的那些長老,真正知曉風雷山陣法的蜀山高層,並沒有將提著的那顆心放下來,反而更加緊張。
在風雷山上,足足佈置了十三座聚攏星輝的法陣,蜀山的靈氣相當充沛,這些年來,風雷山周圍三座山頭的靈氣都向著千手閉關的石室湧去……可見這位小山主破境趨勢之強烈。
只可惜,動用了那麼多的星輝,依然沒有出現涅槃之火。
風雷山頭無風雷。
老龍山,鐵劍山,紮根在山底的星輝,都被風雷汲取過去,齊鏽和溫韜出門遊歷,其實是山頭星輝殆盡,為了協助師姐破境,兩人下山尋求法門……看看自己能不能為師姐做些什麼。
所以溫韜才會去打小無量山聖墳的主意。
據說在小無量山曾經出過一位劍道天驕,也正是大衍劍陣的創始人,那位天驕在聖山歷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痕跡”,兩座天下戰爭,倒懸海動盪,小無量山的這位始祖,憑藉“大衍劍陣”,斬殺無數強敵……而真正的大衍劍陣,也絕非像如今覆海星君,束薪君所展露出來的。
隨身還需攜帶劍侍。
破開涅槃境後,就不需要劍侍了。
小無量山的涅槃極少,修行劍道和陣法之道,能夠成為涅槃的,不僅需要天賦,還需要一位名師……絕不可走彎路,陣法是拔升之道,有些修行者滯留在當前境界,無法提升,修行陣法之後,可以在當前境界拔高一大截,但付出的代價,可能是難以提升,或者再提升境界,陣法跟不上,被打回原形。
但像丫頭這樣的陣法劍修,則根本沒有這種困惑,遠遠超過當前境界的陣法理解,以及無與倫比的“劍藏底蘊”,若是被當年的小無量山始祖看到了,也只會驚歎。
大衍劍陣真正的精髓,並非是人力劍侍。
而是自身淬鍊的“飛劍”,星君境前,天地與自己並沒有分得那麼清楚,昭昭天道,尚可順天而為,借用劍侍淬鍊的飛劍,湊出“四百八十一”之數,便可馭動大衍!
但涅槃境後,便不一樣。
當年徐藏擊殺覆海星君,覆海的身旁圍繞一圈紅海,不僅僅有劍侍之劍,還有自身凝練之飛劍……而束薪君則沒有,兩人若是單挑廝殺,那麼束薪君很有可能會被覆海以劍陣撕碎。
這座劍陣,威力上根本不輸“小誅仙”!
只不過破開涅槃之後,需要至少煉化九百六十二柄飛劍,才能初現威力。
這就是朱密為什麼根本不需要侍從的原因……以他的境界,隨手便可展露“大衍劍陣”的威能!
那位創立劍陣的始祖,被小無量山尊為聖君。
大衍聖君死後所安葬的“墳地”,便被稱為“聖墳”
。
那座聖墳藏在一處極其隱蔽的奇點之後,而且佈置了無數劍氣亂流,盜墓賊若是敢來,便是有去無回,徒為聖山增添氣運,只可惜這位精通劍陣的聖君沒有想到……後世會出現一位叫“陸聖”的奇人,同樣是陣法大家,而且修研的不是劍陣,而是風水尋龍之陣。
出身老龍山的溫韜,只繼承了陸聖一半衣缽,就安安穩穩地進入了聖墳,沒有被劍氣亂流所絞殺,只不過朱密手眼通天,外面挑釁的三二七被追殺,溫韜立即就被發現……逃得倉促,連聖墳的一塊磚都沒有帶走。
溫韜一路遁法,先隱匿身形,銷燬行跡,逃到中州,再折返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