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神念,波盪開來。
蓮臺山,十六朵花瓣。
珞珈七十二峰。
上上下下,數之不清的修行者。
都聽到了極其的一聲“颯”的聲音。
那是扶搖的指腹揉搓枯葉,肌膚與乾枯葉子交撞之時,所發出的聲音。
與此同時,扶搖的聲音,透過通天珠,輕柔傳出,在每個人的心湖裡響起。
“在下獻醜了。”
……
……
扶搖手中拿著的,是一片再普通不過的落葉。
脈絡分明,葉片乾枯。
下一剎那。
雪白的纖手,五根手指輕輕捻住枯葉,揉搓之下,這片脆弱不堪的葉子便如一張薄紙,寸寸碎裂。
然而這片被扶搖捏碎的葉子,並沒有直接煙滅散開,而是葉片碎屑,猶如顆粒分明的水珠一般,懸浮在扶搖面前。
白色道袍的珞珈神女,盤膝而坐,身子懸浮在蓮花道臺的上空,距離地面三尺左右。
氣機盈滿。
兩袖縈繞,被她緩慢抬起,放置在胸口以下,丹田位置。
站在道宗蓮花花瓣末梢的寧奕,眯起雙眼。
他很清楚,那裡是什麼位置。
尋常修行者而言,那裡是星輝縈繞之地。
但對於扶搖,對於自己這種修行“神性”的執劍者,這裡乃是“神池”之所在。
一圈肉眼可見的神性漣漪,在扶搖雙手搭結印法之後,瞬間盪開——
破碎的渺小葉片,迅速凝聚,重組。
化為了一個小人。
通天珠把這一幕影像,放大,投到七十二峰,珞珈山的四處。
所有人都能看到,這個由碎裂葉片重組的小人。
雙手環抱在胸前,蜷縮猶如一個胎兒。
……
……
那圈神性的漣漪蕩散,所掠之處,蓮臺山的修行者,神情有了一絲微怔。
扶搖的大道之音,猶如一種冥冥之中的上蒼指引,牽引著大部分人的神魂,沉浸到那片葉子帶來的意境之中。
這是不可多得的悟道之機緣。
龜趺山、太遊山、羌山,以及小無量山,幾座聖山的聖子都閉上雙眼。
沉心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