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下意識的動作,立即引起了阿來關注,立即叫來服務員對她嘀咕一番。
不一會功夫,服務員端著一個茶盤,輕盈走到他的桌上,擺放好茶點,拿出四個茶葉筒一字擺放。
這個人悶聲悶氣道:“你送錯了吧,你沒看見我已經點了茶嗎?”
女服務生沒有回答,只是笑盈盈從來茶盤裡拿出一張小紙條遞給他。
他漫不經心地開啟一看,只見紙條呈現出四個字“以茶會友。”再看茶盤上放了一隻簽字筆和四張標籤紙,立即明白了。
拿起一個茶筒開啟,看了看是聞了聞,下筆寫到:“本地野茶,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有股特別的清香韻味。”
又拿一個茶筒開啟,檢查了一番,放下,什麼也沒寫,擱置一邊。
再拿起一個茶筒開啟,看著茶點上的桂花糕,微微一笑,直接下筆寫到:“桂花茶,百年茶樹以上,地址不詳。”
開啟另外一個,目視鑑別一番,拿一點在手中檢查了一下,寫上:“鐵觀音,產於建福溪安縣,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
最後重新拿起一個茶筒,什麼也沒有寫的那個茶筒,取了一點茶葉放入泡杯中,衝入白開水。
一觀色澤、二聞香氣、三品滋味,一會果斷在標籤紙寫上:“假普洱茶,小葉種冒充大葉種,普洱茶產於滄瀾江流域茶樹,溫馨提醒,學會辨別真偽,避免上當受騙。”
寫完,對號入座放入其中的茶筒中,緊接著又拿起一張紙寫上同樣四個字“品味人生。”
對在身邊等待的女服務生說道:“行了,麻煩請你送回。”
女服務生點點頭,端著茶盤迴到阿來幾個人的茶桌上。
阿來一一開啟,瀏覽著一個個茶筒裡的小紙條。
竊喜:“果不其然,真讓我猜對了,還真是他。”
起身來到他的茶桌上,恭恭敬敬說道:“鄙人石來,見過劉軒師傅。”
“不客氣,你請上坐。”
劉師傅抬起頭起身讓座:“我們在世紀紅茶樓緣遇過,想不到今天晚上能夠在這裡見到你,幸會、幸會。”
“請教劉師傅,這普洱茶怎麼可能是假的?”
劉師傅微笑了一下解釋起來,這種假茶外形上,小葉種的芽葉都很細嫩;口感上,小葉種茶湯有股酸味,無論是泡成淡茶還是濃茶,基本上都沒法消除這種酸味。
阿來脫口而出:“果然是高人!”
“不高,只是我見多識廣,又喜歡研究,長年累月跟茶葉打交道多了,說到高人,其實你才是真正高人。”
“哈哈……”
阿來笑嘻嘻回答,“實不相瞞,我不懂茶道,只是會一點的魔術,和一點嘴皮子功夫。”
劉師傅繼續慢條斯理:“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你給我信任,我還你本真。”
這是一句話怎麼熟悉?
“哦”阿來想起來是選自《論語》上的。
看來這個劉師傅不僅僅懂茶道,而且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不簡單啊,這分明是在誇獎自己茶道的天生的,慢慢地咀嚼他話裡的弦外之音。
剛才的茶葉,都是自己安排後面的工作人員做的,想想自己確實是個門外漢,這倒是讓他誤會了,可是真要解釋起來,那還真是麻煩。
立即轉移話題,詢問他在世紀紅茶樓工作的情況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