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慕雲設想的美好,陳叔達充而不聞,作為一個上位者,商賈之事他羞於掛在嘴上。
只不過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在乎老陳頭兒的想法,不管是李二還是長孫無忌還是房玄齡都在認真聽著李慕雲的闡述。
候君集這個時候卻在一邊插了句:“我覺得最大的好處還是速度,路修好了,若是再有叛亂,大軍便可朝發夕至,再也不會發生那種一耽擱就是多半個月的事情。”
柴紹亦在旁邊點頭:“不錯,若是有一條直通劍南的道路,那邊今後便不再是蠻荒之地,朝庭大軍威懾下,僚人估計也不敢再起叛亂的心思。”
兩個軍方大佬的支援,讓李慕雲基本上贏得了朝庭半數人的支援,陳叔達就算是不滿意這個時候也無法再說什麼道理。
因為他的道理只存在於無端揣測,而李慕雲的說詞卻有著事實根據,所就算是老陳頭兒再食古不化,也知道在這件事情上自己輸了。
而李慕雲則是微微一笑,似乎並不想就此嘴閉,先是對著四方支援自己的軍方大佬拱手致謝,接著又道:“其實關於對劍南道的開發只是其之,之所以沒有對僚人斬盡殺絕,其實李某還有另外的一個想法。”
李世民已經被李慕雲的話題引起了興趣,擺手止住下面眾人的低聲討論,沉聲問道:“哦?還有什麼想法,說來聽聽!”
李慕雲轉身面對李二:“陛下,人才啊!要知道,人才的引進可是很重要的,這次劍南道之行,臣著重觀察了一下,發現有很多僚人的思維路子很不一般,雖然他們並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卻有特殊的思維,所以臣打算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能夠一展所長。”
“僚人能有什麼人才,不過就是一群化外蠻夷,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這次不知道是誰在下面發聲,人太多,不站出來很難發現是誰。
對此,李慕雲並不很在意,微微一笑道:“會不會寫名字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這個世界看似由強者在支撐,但誰又能忽略一個普通百姓呢?說的不好聽一些,其實就算一隻螞蟻,也有它的作用,只不過缺的是發現它用處的人而已。”
陳叔達眼中精光一閃,自認抓住了李慕雲的把柄,介面說道:“這麼說郡王就是那個能發現一隻螞蟻用處的人嘍?”
反正開始的時候陳叔達這老頭兒對自己就沒有啥好印像,李慕雲自然不會拿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更不會怕得罪了他,不屑的哼了一聲:“如果陳大人要這麼想,也無所謂。”
這下老陳頭兒是真沒招了,眼看著支援自己的人越來越少,李慕雲已經佔了上風,最後只能氣鼓鼓的瞪了他一眼,退回到眾人中間,以圖日後。
倒是房玄齡聽了李慕雲的比喻之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郡王這個比喻雖然不怎麼準確,但卻有些道理。”
“當然有道理!”李慕雲得意一笑道:“按照我的想法,我們可以給那些僚人作工的機會,藉著這個機會從中挑選一些思維敏捷,或者有特殊能力的人,給他們更好的待遇,將他們帶到中原來,僚人中有想法的人少了,自然也就乖了。”
不自覺的,李慕雲又再次拿出螞蟻來舉例子:“就好像有一群螞蟻,如果我們把其中最強壯的,還有蟻后都挑出來,那麼餘下的將會是一盤散沙。而人也一樣,當我們把僚人中的精英都挑走之後,餘下的人將不足為慮。”
李世民目光炯炯,盯著李慕雲半天沒有說話,下面房玄齡等人也在低頭沉思,關於人才的引進,雖然李慕雲指的是僚人,但對於其他周邊的國家未必沒有通用性,區別只是在於好處給的多與少而已。
至於說那些人弄到大唐來到底有用沒用,其實這都不重要,就算是沒有用,那也比留在別的國家好吧,大不了直接殺了唄,反正我用不讓也不能讓你用!
思前想後,李二草草宣佈退朝,叫上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去了後面兩儀殿議事,至於李慕雲,愛哪去哪去,這貨肚子裡的那點東西已經被套的差不多了,留下與否再沒有任何意義。
而陳叔達的彈劾也同樣被擱置,這種亂七八糟的彈劾每天不知道發生多少,大多數都被李二和稀泥一樣給擱置。
在李世民看來,臣子就不能讓他們一條心,否則就會尾大不掉,全抱團與他這個皇帝做對;可是又不能讓他們斗的太厲害,否則就會產生內耗。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下面的人怎麼鬥都沒關係,高層絕對不能亂,類似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這樣的,必須跟自己一條心。
這中間的度李世民掌握的很好,也正是因為這樣,貞觀之時才會有萬國來朝之盛況。
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卻說李慕雲散朝之後正準備回家去補一個回籠覺,結果剛到宮門口就被一個老頭兒攔住了。
只見這老頭兒臉上頂著一對與二鍋頭瓶底厚度差不多的近視鏡,眼中滿是興奮,就像一隻看到肥雞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