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現象的影響一點點擴大著,我們群體裡一些人依然如故的作威作福,進而使得畏懼演變起來,演變的其中一個結果便是不相信。”
“越來越多的民眾不相信我們,或者至少懷疑我們,他們懷疑我們所做的事情,懷疑我們所說的話。”
“過往存在的信任一旦被破壞,再想修復就會很難很難。更何況這幾年過去,也並沒有多少人在嘗試修復…….或許是因為他們忽然意識到,一旦民眾處於被壓迫的境地,他們做起事來就更容易了一些,”
…….
回到現實,這便是趙明隊對於此時此刻這種狀況的擔憂。
趙明擔憂很多方面,一方面,雖然不願意這麼想,但他卻不得不考慮郭勇是經過了很複雜的一通盤算後,才決定要這麼做,而不是真心想要讓民眾相信警察,相信司法制度。
另一方面,其實是差不多一樣的道理,趙明擔心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場戲!因為他十分清楚,民眾傻嗎?民眾一點都不傻。
郭勇今天的所作所為,等於是在民眾那近乎黑暗的世界裡放進了一盞明燈,明燈所散發出的明亮燈光,讓民眾心底沒有徹底死去的希望漸漸復甦,讓他們重新懷揣有希望,有希望再看到徹徹底底的光芒。
但如果等這一切都順利結束後,郭勇抽身一走,也順道帶走了他所放下的那盞明燈呢?
無所謂得到,便無所失去。正是因為得到過,所以失去的時候才會更加痛苦。
趙明害怕到時候民眾所失去的就不僅僅是一盞明燈,而是重新點燃希望的勇氣。那時候,災難才是實打實的來臨。
當然,關於這些想法,趙明是不會跟蘇婷婷說的。
事實上,身為一名刑警,身為一個一直在努力的人,他都不能跟任何人訴說這些想法。
畢竟他必須要留在體制裡,才會擁有接下來一直努力的機會。
“是啊,這一招非常高明。”所以,作為回應蘇婷婷的話,趙明只能夠這麼說,“希望他是那個能讓這一切圓滿收場的人吧。”
第十三天,小雨淅淅瀝瀝,彷彿永遠不會結束。
天空陰暗,以致白天都和夜晚相差無幾。
郭勇安排了八名警局值守在警局大門口,負責引導如同這雨水一般連綿不絕到來的父母。
因為那段影片,來的人很多很多。各種各樣的臉孔顯現,但表情卻是都基本相似,那是一種融合了悲傷與期待的複雜表情。
然而這種複雜卻是一點都不難理解,一方面,他們的孩子消失了太久太久,他們想要找到自己的孩子,這是期待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他們又害怕,他們害怕此刻停放在驗屍間裡的屍體會是他們的孩子。因為如果是的話,那他們的孩子就已不在人世,那麼他們用來安慰自己,用來欺騙自己的,諸如‘孩子還活著,我們終有一天會找到他’之類的謊言便將徹底破碎。
有的時候,那些謊言卻正是能夠讓他們堅強起來的動力。
一旦那股動力消失,接下來他們又要尋找到怎樣的勇氣繼續活下去?
趙明不忍再看,起初他以為自己視野的模糊是因為外面在下雨的關係。但等到蘇婷婷遞過來一張紙巾時,他才意識到模糊的根本是自己的雙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