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三國巾幗梟雄 > 第19章 阿彌陀佛是杜畿

第19章 阿彌陀佛是杜畿 (第2/2頁)

蔡秦二人奉明帝重託,途經千山萬水,飽嘗風霜雨露,終抵達佛教起源地。

天竺僧人分外熱情,款待了蔡秦一行人,透過多天的交談訪問,彼此算是熟稔起來。

彼時,天竺有兩位得道高僧,攝摩騰與竺法蘭,略通漢朝語言文字,蔡秦二人也是思維敏捷,領悟力極佳,全力輔助兩位高僧,翻譯了四十二章經,請出了釋迦牟尼的遺像。

臨近歸國日期,蔡秦二人盛情相邀,兩位高僧慨然應允,前往漢朝弘揚佛法。

於是,白馬馱著經卷佛像,一行人踏上了遙遠歸程,再度折返蜀身毒道,十分艱難的回到了洛陽。

朝廷奏報傳來,明帝以隆重的漢朝禮儀,接見了兩位天竺高僧,終歸是了卻了一樁心願。

明帝在萬分欣喜中,觀瞻了金晃晃的佛像,這佛像是否如他夢中一樣,外人無從得知。

而所謂的四十二章經,明帝只是粗略瀏覽一番,開卷語含含糊糊,更是看得他不明覺厲,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無論結果如何,夢境成真總是值得高興的,因而明帝下詔,安置兩位高僧在鴻臚寺,就是現代版的外交部。

此外還命匠作大臣,在洛陽西門建造佛寺,將釋迦牟尼的佛像搬進正殿,四十二章經亦鐫刻在後壁上,供世間有心向佛之人,有緣接受佛法的洗滌。

又請兩位高僧主持本寺,公開傳教講經說法,廣設壇場傳播信仰,蓋因那一匹匹馱經白馬,也寄養在寺廟之中,故取名白馬寺。

明帝吸舔取精,哦不是,是西天取經,一時間轟動朝野,四海數萬萬臣民,無不倍感新奇,紛紛前往白馬寺參觀,並積極參與水路法會。

而遠在徐州就藩的楚王劉英,多年來崇尚黃老方術,首先對這外來佛陀有了興趣。

為此不惜跋涉千里,親自到白馬寺拜會,向兩位高僧瞭解佛經,觀瞻釋迦牟尼的佛像,並請二僧抄了佛經一部,臨摩了佛像一張,恭恭敬敬地帶回了楚國。

楚王劉英將佛經高束藏書樓,又將佛像和黃老牌位並列祭祀,日夕誦經禱告,祈求榮登九五。

這一邊,明帝身受佛經洗禮,想以慈悲之心治天下,頒下聖諭昭告天下,讓全國犯罪的囚徒,根據罪行的輕重,繳納相等的絹布,即可贖其罪行。

而楚王劉英私鑄兵器,一直密謀取締明帝,同樣受佛經中的奧秘影響,鬼使神差地感覺一陣心虛,不打自招地準備贖罪,備好黃縑白紈三十匹,專程讓人給皇兄送去。

明帝也是糊塗透頂,親下詔書予那劉英,上面赫然寫道:“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

意思是說,劉英既信奉黃老,又祭祠佛陀,按照佛教的規定,定期持戒吃素,謹守清規戒律,

明帝對於他上繳絹布,贖罪的做法表示諒解,示意他無罪,勿須心懷不安,並退回一干絹布,讓他作供養居士、僧人之用。

東漢初期,楚王、明帝奉佛的例子表明,佛教已被當作黃老方術,在社會部分人中流傳。

而一百年後,東漢的漢桓帝,就是那位荒淫無度,把數千嬪妃集中一起,和寵臣開無遮大會的傢伙。

桓帝為了追求長生方術,更是大搞封建迷信,在宮中為黃老和佛陀立祠,隔三岔五加以祭拜。

古人云,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時至東漢末年,天竺佛教的興起,全國信奉方術的人,多如恆河沙數,可謂不知凡幾。

所以東漢末年,絕對適合搞封建迷信,張角老道能扯起大旗造反,靠的正是方術的巨大影響力。

言歸正傳。

“嗯!”鄒嫦曦點頭道:“翻過一些佛經。”

杜畿笑道:“如此說來,鄒小姐與善信,還是同道中人。”

“所以啊,你也不用內疚了,咱們是不打不相識。”

鄒嫦曦認為,杜畿德才兼備,是頂尖的內政人才,較之趙儼有才無德,做事毫無道德底線,不知道強了幾多倍,確實值得好好結交。

鄒嫦曦懊惱不已,可惜啊可惜,哥偏偏是女兒身,只能白白便宜曹操了。

不過要當女首富,也離不開人脈關係,再加上杜畿人品好,為人光明磊落,哥一定要找機會,跟他斬雞頭,燒黃紙,義結金蘭。

最新小說: 從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綜漫]Mafia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九吃回頭草 被偏執男主盯上後 鬼殺隊團寵是鋼鐵直女噠 探花 朱家小聖人 我為紅樓來 被棄後,我入寒門科舉成狀元 不好,小姐又被退婚啦![快穿] 全家流放,我靠空間買下半壁江山 關山一程 十八線女配穿進後宮演頂流 和冷酷劍修炒CP 四爺的外室不好當(清穿) 天煞孤星重生後,傍了妖王當奶爸 快穿:為保孟婆編制,冥王吻哭我 快穿:大佬她又雙叒叕演上了 我在未來直播求生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