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神宮也不例外,此前的那些下界天人就是星神宮統屬,在偽神界,他們被叫做星行者。
神僕在星神界是個很廣的概念,但在偽神界,他們代表的是決定星神宮勢力範圍大小事務的那一小撮人。
每個神宮的神僕幾乎都是如此,最初僅限於是神親自挑選的手下,專屬於神宮,神宮外的統屬不算。
最早的時候,神僕完全從各神領地內選擇,下界接引選拔來的人只能劃分到神宮外圍。
諸神黃昏導致天下無神的局面後,這個規則被逐漸打破,原因有二。
一來是原先的規則令神宮外圍強者不滿,二來是神僕出於自身安全和防止內亂考慮,主動尋求改變。
神在神界的領地中的子民,得天獨厚,天生要比下界生靈起點高。
但下界億萬生靈基數大,能夠從下界脫穎而出的無一不是人才,他們創造力十足,逐漸衍化,強者數量相比神宮內的只多不少。
神還存在時,神凡有別,無論神宮外強者如何爭取,神不改變規則,他們就不能上位。
諸神黃昏後局面立刻就不一樣了,起初大家誰都不知道神什麼時候迴歸,縱然有些蠢蠢欲動,但也不敢貿然行事。
一年、兩年、十年、百年,始終未見神蹟重臨,外圍強者按奈不住了,要麼不服神宮調遣,要麼乾脆犯上作亂,矛盾眼看要爆發出來。
首當其衝的就是戰損問題,神宮及其統屬的存在,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守護神的領土和子民,換言之也是守護自身。
神界沒有慈悲為懷一說,到後來成為偽神界,沒有神做後盾支撐,動輒滅族屠界之事也時有發生。
野心在世間任何角落都存在,弱肉強食本就是世間至理,再有就是諸神之爭。
諸神到底在爭什麼,沒有人能回答,但至少表面上,諸神都有不同的意志,選擇的子民也不一樣。
偽神界還好,諸神統御的各個世界中,百族千族混雜生棲,有些種族卻偏偏是其他神選擇的子民。
比如修羅界,修羅族是修羅神選擇的子民,但修羅界中並非只有修羅族,又比如星神界,此前人族只是兇獸和異族的口食,但星神的子民基本是人族。
如此一來,無論上下皆是征伐不斷,各神宮之間,秉承神的意志,不為消滅其餘神屬,為了自保也得不斷爭鬥。
偽神界中的爭鬥,放在下界動輒就可毀天滅地,戰損太大了,只要有爭鬥,就有損傷,要是征戰,那損失更大。
此前神僕全部由原生神民掌控,趨利避害之下,徵調派遣之時自然有諸多不公允之處,也難怪外圍強者不滿了。
星神宮便是如此,神僕由原來的整個神宮內屬縮減為由十名強者組成的神僕長老會,其餘人等皆為星行者。
神僕的選拔改為在星神統屬的諸多下界強者與原生強者間憑實力選拔,各佔五個席位。
星神界之人把所有下界天人包括被接引走又返回的先輩強者都叫做神僕,那是不懂行,也是那些強者有意為之。
他們受命前來點化並改造星神界,奉的是神僕之名,自然要扯一面大旗,樹立神僕的無上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