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神之誓,真正接觸之後楚西才明白,與其說這是星武者都要遵守的誓言,不如說是一段咒語,控制人的咒語。
神殿留名之後,牧雲海親切和藹的表情立馬切換得高深而嚴肅,古老的誓言從他口裡清晰念出。
“星神之下,星海耀世,凡神子民,庇佑萬千,凡神武者,皆神之子,尊崇此誓…………”
不知是誓言本身具有蠱惑性,還是牧神祀的誦唱另有法門,總之,楚西感覺頭腦暈暈的。
一種強烈的崇敬感,油然而生,類似的體驗,楚西有過經歷,那是每天祈祭祀聖人尊像,通讀聖人之言時候的狀態。
大明俗世,將儒學稱之為儒教,並列佛、道,號稱三教,現在想來,不是沒有道理。
頭腦暈暈,直覺自己就要深深將星神之誓烙印在心底,頂禮膜拜,剛剛點亮的天樞星卻驟然爆發出一陣光亮。
瞬間驚醒的楚西,突然生出一種瀕臨兇獸之口卻懸崖勒馬的慶幸。
後怕、慶幸、迷茫、些許相信和猶豫不定,心裡五味雜陳,表面若無其事。
畢竟兩世為人,楚西自認自己的偽裝很好,卻不知自己的一切細微反應,全都落入刻意關注的卓英眼中。
但奇怪的是,卓英並未點破楚西此時的偽裝,反而視若未睹,不顯波瀾。
牧神祀口中的星神之誓,就是如反覆詠歎,憑弔懷古,一而再,再而三地加深誓言內容的印象。
這還只是前半段,後半段的誓言,楚西很不理解,因為它就不像是誓言,純粹是一段問答。
“星神之問,世何博廣?”
“扣心之答,包羅萬千。”
“星神之問,曾觀星否?”
“扣心之答,何其浩瀚。”
“星神之問,知乎何渺?”
“扣心之答,滄海一粟。”
“曾其登臨岑柱,曾其探知彌海?”
“心所向往,奈何躊躇。”
“曾知焚山煮海,曾知改天換月?”
…………
不知為何,簡單的對答,隨著牧神祀抑揚頓挫的誦唸,叫人深陷其中,迷茫彷徨充塞,孤零漂泊頓生。
楚西其實也是在苦苦堅持,總是有一種聲音,讓他不願專心銘誓,總是莫名鐘鼎哀鳴,讓他醒目提神,及至後來,腦海中突然響起一句話。
“專心以抗,蠱惑奈何。”
這是女人的聲音,這個聲音很熟悉,發聲之人,近在眼前。
竟然是天星使卓英,簡單的八個字,在楚西心靈深處無異於晴空驚雷,強忍著心中疑惑,乾脆將注意力集中在內星海的律動之處。
終於,牧神祀的領誓結束了,楚西一副虔誠之相,雙目緊閉,口中唸唸有詞,仔細聆聽,正是誓言內容。
唸到問答之處,刻意新增停頓,更顯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