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書中自有千鍾粟。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中自有殺人術。
以言為刀,以字為劍,以筆誅心,以墨斬首。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鄒狗。
朝堂不仁,以萬民為草芥。
聖賢不仁,以禮法為枷鎖。
芸芸眾生,在這紅塵濁浪中翻滾,從小苦讀聖賢書的太院學生楚西讀不進手中的聖賢文章了,一把撕成兩半,他要去殺人。
書生不是殺手,書生連雞都沒殺過,書生覺得殺人是自己的使命。
大明,在死水裡沉睡了太久了,天子,被那群宦官矇蔽了。
楚西從來沒有想過是天子不想要理朝綱,天子生而為皇,身負天下蒼生,天子怎麼會如此不堪。
現在是大明正統年間,但已經不是正統初年那番欣欣向榮的盛世景象。
三楊先後去世,張太后駕崩,英宗皇帝賴以治理天下的肱股之臣大都老去、死去。
現在掌權的是王振,王振是個太監,這個太監不一般,他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是皇帝朱祁鎮的啟蒙導師。
王振也是個讀書人,也是個想做官的人,但王振讀書是為了做官,讀書難做官,他就自宮入宮,當了太監,當了太監裡的官。
王振是個聰明人,善於伺察人意,善於揣摩君王的心思,宣宗喜歡他,讓他當了皇太子朱祁鎮的東宮局郎。
宣宗是個短命鬼,但他是個好皇帝,他還為自己的兒子留下了一個賢后,留下了楊士奇、楊溥、楊榮三個能臣。
英宗年號正統,為什麼叫正統,大抵是因為他老爹宣宗要死沒死的時候,宮中流傳要立襄王為帝。
朱祁鎮只是個九歲的孩子,他無法左右他這個皇太子能不能繼位,他也不關心這些,但他名義上的老媽是個人物。
張皇后,在宣宗終於嚥下那口氣的時候,領著一班大臣來到了帶了一身白孝,跪在皇榻旁的九歲太子面前。
張皇后沒有多言,指著被一班人盯著差點尿了褲子的朱祁鎮說,他就是你們的新君。
朱祁鎮尿了,被一群年輕的三四十,年老的六七十的大臣呼啦一下跪地磕頭嚇尿了。
朱祁鎮當了皇帝,九歲的小皇帝,張皇后變成了太皇太后,皇帝還不怎麼懂事,但張太后和小皇帝自以為是三兄弟的三楊懂事,而且很懂事。
但這幾個人都老了,都慢慢的死了,小皇帝的老師,貼身伺候他長大的王振也很懂事,懂得討好皇帝。
於是王振升官了,王振不止升官了,他很厲害,他掌握了朝政,把持了廟堂。
王振是有能力的,但王振也是有野心的,明朝專政的太監愛打仗,這是因為他們的祖師爺愛打仗,王振就是專政太監的祖師爺。
王振迫害賢臣,賢臣都是正經的讀書人,正經的讀書人不在鄉學就在太學,於是太學生楚西很不爽。
楚西知道西楚,知道西楚霸王,但楚西之所以叫楚西,是因為他姓楚,他們家是從西邊來的,他的祖爺不是讀書人,是個土匪。
楚西的祖爺土匪當的不如意,朝廷一招安他就投降了,楚西的爺爺不再是土匪,他成了一個低階軍官的兒子,他那從土匪變成低階軍官的老爹讓他讀書。
讀書是正道,楚西的爺爺讀書沒有多少出息,但楚西的爹考中了一個舉人,做到了四品京官。
楚西的爹沒有被王振迫害,他還不夠格,但楚西的爹一向崇敬的上司被迫害了,他爹很鬱悶,總在酒後向楚西吐槽王振那個不幹好事的太監。
楚西每天耳濡目染,何況他是太學院學生,太學生都崇拜賢良,賢良都被王振搞死了,所以,楚西要殺人。
楚西要殺的人是王振,他不知道該怎樣對付他,但他知道最近王振老往城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