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七,秋高氣爽,和風微涼。
看著眼前熟悉的人,衛玉筱神色怔然。
他變了許多,一身風塵,一身冷冽,沾染著火與血的氣息。
眼如寒星,面如冠玉,身披銀甲,紅袍飛揚。不言自重,不怒自威。
這就是大周的戰神,是大周的瑞王,是守護,是眾望所歸。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的聲音遠遠的傳開,如同響在人們耳畔一樣清晰。霎那間,文武百官若有所感,齊聲高呼陛下萬歲。這一下,大半個皇城都能聽見這浩蕩之聲。
“起――”
禹誠的聲音被一人接一人的傳下去,共九人,共九聲,直至午門外,是謂九禮,唯天子和儲君莫能置。
而龍椅上一身玄色龍袍的天子,竟然起身親自扶起了李拂弦。
這已經逾越了禮制,但是卻無人敢置喙。
或許是以迎接儲君的禮儀來迎接李拂弦始,那些個老奸巨猾就意識到了什麼。
且看那高臺之下,與百官站在一起的四皇子李歸塵,此時面色鐵青,牙根緊咬,眼中滿是不甘。他,也似乎猜到了什麼。
“禹誠,宣旨。”
“是。”
禹誠躬身請出一份聖旨,站在皇帝身側,高聲。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朕奉太上皇遺詔登基以來,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緒應鴻續,夙夜兢兢,仰為祖宗謨烈昭垂,付託至重,承祧行慶,端在元良。嫡子拂弦,為宗室嫡嗣,日表英奇,天姿粹美。有平定西北之功,心含護國之志,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於神宣九年八月初七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竟然是立太子!
這一道聖旨在人們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打了眾人一個措手不及。哪怕是被立為儲君的李拂弦,也是滿臉驚愕。而臺下的李歸塵等人,臉色則尤其難看。這一道聖旨,徹底的擊破了他們的僥倖。
可是為何是李拂弦?李堯慎最看重的皇子一直都是李歸塵啊!
但是此時此刻,又有誰敢質質疑呢?
就在眾人以為塵埃落定之時,又有人捧上一卷聖旨,禹誠接著道。
“瑞王妃衛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順,雍和粹純,性行溫良,克嫻內則,淑德含章。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於神宣九年八月初七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妃,正位東宮。賜……”
第三卷聖旨奉上。
“太子北伐,斬北戎可汗,大捷,功勳卓著。賜……眾將士立下大功,封……賜……”
這第三卷聖旨乃是封賞眾將士,從大帥將軍,再到最小一級的伍長,任何有功的將士,都有封賞。
這一卷聖旨足足唸了大半個時辰,禹誠的聲音都有些沙啞,這是第一次進行如此大的封賞,而且是封賞武將,實在是令人咋舌。
而文臣們,也由一開始的漫不經心到驚愕、不敢置信,到麻木。以至於禹誠的話已經停了,他們都還有些回不過神來。這些人,十之八九都是四皇子一系的。
“……大赦天下,凡十年內刑犯,非殺人者,皆赦。”
第四道聖旨。
今日,皇帝一共下詔四道聖旨,這四道聖旨,徹底的改變了京城中的風向。
尤其是立太子。
沒有一個人能預料到李堯慎來此一招,而且又是在李拂弦大勝而歸之時,民心所歸,沒有一個人敢反對,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