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興的話,柳天寧露出了一絲微笑:“你準備好了?”
趙興來到柳天寧旁邊坐下:“是,只待老師推我最後一把。”柳天寧當然知道‘最後一把’是指的什麼。
他從懷中掏出一份文書:
“我從太和郡走出,拜入商洛學宮,後前往十陽洞天,於平蠻戰場立功,成商洛學宮副院長之位,一路走到大司農的位置,離不開某些貴人的相助。”
“他們在我人生的關鍵節點處,給與了很大的幫助,在不損傷國家根基的前提下,我也答應過若將來有所成,會給與他們回報。”
“人情即因果,這張因果之網,在我當上大司農之前達到了最大化。”
“而在我當上大司農之前,已經是太和郡王、商洛學宮之副院長院長,在兄長和學宮的幫助下,有九成的人情都已經還完。”
“要錢的,便自掏腰包給錢,圖名的便為其張目,想升官的,給他們一個舉薦的機會。”趙興接過名單,靜靜的聽著。
柳天寧曾經在弱小時,得到過很多幫助,強大了那就得還。
想要錢的,在老柳成為太和郡王,商洛學宮副院長之後,他獲得的錢財就是天文數字,隨便拿出點,就足以償還弱小時的恩情了。
想要當官的,大周有舉薦制和封臣制,就是柳天寧不把對方納入司農官部門,也可以舉薦去別處為官。
當然,絕大部分的人情,根本不用柳天寧親自去還,只需派柳家人去出面就可以了。支持者們也不會提出過分的要求。畢竟這部分人,支援力度本就不大。
“如今還存在這名單上的,還有三類群體。”
“一是商洛、蓮華、青木三大學宮。”柳天寧繼續說著。商洛學宮自然不用多說,本我派司農之聖地。
蓮華學宮,老柳的曾祖以前是這個頂級學宮的院長,青木學宮也與柳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此三處都是本我派司農之基本盤,柳天寧作為大周大司農,但也是本我派的領袖。
他的回報,便是要重用本我派司農。這是持續性的,密不可分的,沒辦法簡單的量化式償還人情搞切割。可以理解為柳天寧是這三個宗派的宗主,然後三個宗門推著柳天寧,去爭到了大周大司農的職位。
“你如果當大司農,我想九成的分院長、副院長、治經博士,都會服你。剩下的不過是些政治利益上的擔憂,不過這說服起來也很容易。”柳天寧道。
趙興點了點頭,在司農這邊,他基本是不用考慮太多了。老柳背後的支持者們,如果是司農,那麼肯定也會支援他。“第二類群體,武者。”
“在我未當大司農之前,甚至還不是三品時,我便與兵界十二位執政王有關係。”十二位?趙興暗暗咋舌,他當年還以為就羅睺王和天衍王是柳天寧支持者。
“當然,這其中有些人已經故去,且沒有嫡親後代託付與我,比如天衍王,比如凌霜王。”“經過景新、鼎新時期後,算上羅睺王,還活著的就只有五位了。”
“其中三位,都是主戰派,只要羅睺王支援你,那麼其餘人也會像支援我一樣,支援你做事。”趙興笑道:“他們的訴求,應該就是開疆拓土、軍需補給了。”
柳天寧點頭:“不錯。”
到了執政王這個地步,不缺榮華富貴,所追求的,就是開疆拓土!只有王朝的版圖越大,氣運越強,他們的實力才會越來越強大!勳貴集團的利益,謀求的就是這一點。
如果大司農是主和派,六部商議戰事,次次持反對意見,兵界什麼都做不了。就算沒有明確的態度也不行,我不信任你,怎麼放心讓你給我轉運軍需呢?
這種事情上稍微出點問題,都是要死人的。
盡心了都不夠,還要做的出色才行。
反過來如果趙興想推行什麼政策,如果沒有武力支援,不配合,也很難實施。在這點上,趙興想要獲得兵界武者的支援,也不困難。
他種田只會比柳天寧更出色。
縱觀趙興在崛起之後的成長史,兩次龍庭,一次遺蹟之行,哪次不是讓國庫賺得盆滿缽滿?五位執政王,有三位的大多數支援也夠了。
“第三,則是某些禮修、機關師,多數是非官員,比較親近司農的個體,他們的訴求各異,具體的,我都寫在了上面。”
趙興仔細看了看,才發現柳天寧這種開國就存在的世家大族,關係網真是龐大無比。第三類人的訴求就比較複雜了。
世家貴族和姬王室之間是存在博弈的,他們害怕姬王室把他們當奴才的對待,肆意的生殺予奪。所以這些人的訴求很複雜,在不同時期,訴求也是變化的。
比如在景帝的永治、大治時期,很多人都怕被景帝搞得家破人亡。
不少強者會把他們家族中分出來的一支,送進商洛學宮任職,讓柳天寧庇佑他們家族的香火不斷絕,萬一真被砍了,好歹還有一支香火在,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還別說,擔憂真的出現了,如今在商洛學宮,就有幾個傳道法師和治經博士,其原本出身封王世家,後來家裡的封王長輩被景帝給砍了。也是柳天寧出面保了人才活下來。
“正常來講,老柳死後我再上去,也不必接這些因果。如果我現在想要獲得這些人的支援,就得接過老柳的因果。”
“如此恐怕還不會讓人放心,畢竟隔了一層。”趙興暗道。
“我可以說服很多人,即便我退了,也不會忘記他們。不過想要讓人安心,你我還需來一場論道之戰。”柳天寧道。
“因為剛才只論了我的支持者,還有本身沒有利益瓜葛,只是擔憂你能不能做好而反對這件事的人,此類人定然還會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