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鍾九響之後,
整座燕京城,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街頭巷尾,院裡院外,都是哭聲。
燕京城的百姓們很早就知道自家的皇帝身體不好了,且不提當年藏夫子入燕京斬龍脈神神叨叨之舉到底是真是假,自家皇帝先前在後園裡可是療養了好長一段時間,若非真的是身子實在支撐不住國事,皇帝陛下又何需離開他的皇宮?
但,
知道是一回事兒,有預感是一回事兒,
而真正地聽到那鐘聲響起時,
剎那間,依舊是晴天霹靂;
大傢伙的皇帝,就這般歸天了?
在他們的認知裡,就算皇帝身體有恙了,那也還是會好起來的,就算是皇帝真的彌留之際了,那他也一定不會死去的;
他是皇帝,
他是大燕的至尊,
他,
真的應該如被萬民山呼般的那般,萬歲下去。
“陛下……陛下……陛下啊………”
一老者,跪坐在街面上,大聲哭喊著。
他不是權貴,也不是官員,他只是一個菜農,所以,此時他的哭喊,沒有任何其他的目的,也不會有人去監督一個菜農是否在真正的悲傷;
因為沒人在乎,所以,才顯得真實。
老菜農以賣菜為生,家裡有三個兒子,長子戰死在瞭望江江畔,二兒子戍守南望城,小兒子年紀還小。
老妻前幾年因長子戰死訊息傳來,傷心太久,身子就垮下來了,沒多久也撒手人寰。
老菜農就一個人拉扯著身邊的小兒子過活;
去歲伐楚,國內又鬧了災,導致坊市的抽稅比當初高了一倍? 日子? 其實是過得很艱難了。
按理說,
他該恨的? 至少? 乾國的書生的詩詞裡,燕國的百姓? 應該恨他們那位窮兵黷武的皇帝的,那是民賊? 那是獨夫? 那是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的暴君。
但老菜農並沒有,
他在哭泣,
一遍又一遍地哭喊著“陛下”,
他是發自內心地痛苦? 發自內心地哀傷。
他坐在地上? 明明一大把年紀了,卻像是個孩童一樣雙手不停拍打著地面,嚎得涕泗橫流。
得知其長子戰死的訊息傳來時,
他只是抹了一把淚,就強行忍住了? 他是男人,一大老爺們兒? 哪能跟個婆姨一樣放聲大哭?
可今日,
他卻渾然不在乎什麼面子不面子的了? 他就是想哭,他就是想喊。
街面上? 沒人去笑話他? 因為很多人? 都在哭。
鋪子上的老闆,匐在櫃檯上,不停地擦著眼淚,夥計,也是靠著門板,眼眶泛紅。
先前行色匆匆的不少路人,此時都坐在路旁,所有人,都被這巨大的悲傷氛圍所浸染,而他們每個人,又都是這悲傷氛圍的組成部分。
他們絕大部分人,就是天子出宮出巡時,也未曾真的見過天子,甚至,不知道天子到底長什麼模樣,但在今日,卻發自內心地感到悲傷。
燕京城外,
因快入冬了,已經有一些難民遷移了過來;
去年的蝗災,雖然今年朝廷做了大面積的重新安排和賑濟,但依舊有不少赤貧之人,懷著求活的心思,早早地來到了京城這裡,望可以靠著天子腳下,熬過這個冬。
官府,也做好了賑濟準備,施粥,也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