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瑛聞言,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
“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在本侯面前,向來什麼避諱不避諱的說法。”
“是,侯爺,瑛初來,有些事,只能走術的極端去分析,以期可以為侯爺增微末啟發。”
“說說看。”
野人王曾點評過孫家的這個長子,說這人,於細微之處的拿捏,比不得瞎子,意思是他不擅長俗務;於大局掌控上,比不得主上。
當然,這裡的主上,其實應該是他苟莫離才是。
但野人王最後又說了,一條魚,擱在不同地方甚至不同人口味裡,都有數之不盡的做法,更何況一個人?
謀士謀士,自古以來就有善於細微拿捏決勝千里的,也有擅長另闢蹊徑神來之筆的,野人王認為,孫瑛就是後一種,用夏人的說法,可以稱之為毒士。
“侯爺,瑛對朝堂對局勢的看法,自然不得侯爺深入,侯爺既然坐在這個位置,又有了這方面的擔憂,那就必然是有道理的。
所以,
瑛就斗膽在侯爺的預感上進行猜測。
侯爺預感燕皇陛下可能老驥伏櫪,壯心未老,也就是說,這次二王二侯入京,可能並非如外界傳聞那般簡單,僅僅是定個國本。
但以侯爺的地位,以侯府的情報收集能力,若是想再起國戰,不事先做準備必然是不行的。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且這種籌備,是不可能瞞得住的。
一場戰事下來,只要出動正軍過萬,其後民夫,就是數萬的調動,攜輜重糧草軍械而行,絕對無法做到悄無聲息。
所以,
這場戰事,
可以打得很快,又或者,又是一場千里奔襲。”
鄭凡眼睛半眯,看著孫瑛,手指輕輕在椅子扶手上敲了敲,示意繼續。
“陛下要用兵,可以向哪裡用?雪原,不需要;
乾國?
三邊重鎮擋在哪裡,東海大帥祖竹明親自提領三邊;
楚國?
上谷郡以南,渭河江畔,兩位柱國統兵坐鎮;
這兩處,非一朝一夕之功,非舉國之力不可見成效,打,便是國戰!
出南門關?
南門關外,小國林立,卻只是小魚小蝦而已,它們在,可做大國之間的緩衝,而一旦大國被滅,他們,傳檄而定即可,且菜太小,上不得燕皇陛下的檯面。
再放眼四周,
只剩下一處了。”
鄭凡眼睛睜大了一些,
是的,只剩下一處了。
孫瑛趁熱打鐵,繼續道:“侯爺,唯有蠻族,才能滿足這個條件,荒漠無垠,打蠻族,動輒千里奔襲轉進,後勤,不,根本就談不上什麼後勤了。
鎮北侯府矗立荒漠百年,為何能壓得住蠻族?
無他,
其實是鎮北侯府在初代鎮北侯的制度制定上,將自己,變成了一座新的荒漠王庭,百年以來,一直是在以蠻族的方式在打蠻族。
必須要的出兵輜重,侯府那裡必然是有積累的,畢竟自馬踏門閥以來,各地民夫糧草徵調不知凡幾,唯獨北封郡,只調動出了一半鎮北軍,卻未曾出糧出民夫!
軍情地貌,侯府必然也是一清二楚!
打,就打蠻族,就打蠻族的王庭!
瑛嘗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