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是這個世上,對於個體而言,最為廉價也是最為無用的情緒。
站在鄭侯爺身後的苟莫離,也壓制住了先前給司徒雷上香時心裡的膩歪,在這會兒,冷靜的眸子盯著下方的司徒宇。
這是他老對手的兒子;
年歲,不算小了,他苟莫離在這個年紀時,已經在幫晉人商隊跑貨且能夠在夜間洞察是否有野狼在營地四周窺伺了。
不過,苟莫離也沒多瞧不起這個少年郎,因為沒那個必要。
瞎子在侯府裡,一直是堅定的造反派。
在這方面,瞎子是第一,那麼,苟莫離就是第二,他不會去隱瞞這種情緒,因為他很清楚,要是平西侯府真的像鎮北侯府那樣,一傳就百年,那自己以及雪原壓根就沒半點折騰的餘地。
他很明白,自己現在就是侯爺腳下的一條狗,主子能吃上席面,他這條狗才能啃到帶肉的骨頭。
所以在路上他就向鄭侯爺建言過,平西侯府開府於晉東,但影響力,必須想方設法地擴散出去,最好的方式,就是合縱連橫,主旨,是各取所需。
現成的一個,那就是成親王府。
成親王府現在很式微,雖然有著實際上的世襲罔替,雖然有著親王待遇,但說實話,無論是最早的大皇子還是穎都太守毛明才,他們明面上是敬重成親王一脈的,但實際上,對成親王府的觸手下刀子,或者刻意分割掉司徒家對成國甚至是對穎都的影響力,而昔日大成國的臣子們,對此非但沒有反對和陽奉陰違,反而為了自己的利益近乎是一起主動撲上來,分食掉司徒家退出後的權力真空。
但,無論如何,司徒家在成國境內的影響力,不,確切地說,在整個三晉之地的影響力,其實是最大的。
因為他稱過帝,因為他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所以,苟莫離建議,拉攏成親王府,小雛雀兒,總是要長大的,長大後,胃口也就自然會變大;
一個是新晉的侯府,一個是舊晉的王府,
如果二者能夠形成默契,
往後真有朝一日,風雲變化天下板蕩之際,
平西侯府大軍向西進發,過玉盤城,渡望江,挾成親王府以自立,號令晉地,可得名分;
甚至,要是這小雛雀真的遺留了乃父三分,說不得能夠自己將穎都拿下,拱手送予侯府。
因為在苟莫離看來,侯府的威脅,不在北面,也不在南面,肉眼可見的威脅,其實是來自西面,那座名義上,自己頭頂也是自家侯爺頭頂的那座朝廷。
提早佈局,拿下成親王府,日後,只要身子一動,三路兵馬一出,頃刻間就可光復當年大成國的威勢。
但,苟莫離建言是建了,他不清楚這位侯爺,到底會不會採納,因為侯爺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不置可否的態度。
苟莫離曾聽聞阿銘和薛三聊天時的尾音,他們感慨,主上越來越成熟了。
啥?
難不成自己錯過了以前傻白甜時期的侯爺?
不過,至少侯爺來到了石山,來到了陵寢,且當那個小雛雀上來時,直接讓其跪下。
看樣子,
侯爺似乎是採納了才是。
先給大棒,再給甜棗嘛。
大臣們,權貴們,在此時都不說話了。
這其中,晉人出身的,先天就矮了一節,自是不敢出頭的,鬧,也是不敢鬧的。
燕人出身的,按理說應該腰桿子更硬一些,事實上,不少晉人權貴已經在偷偷打量著自己身邊的燕人了。
但正因為他們是燕人出身,所以才更懂得,軍功侯意味著什麼。
在南北二王之前,侯爵,就已經是大燕異姓爵位之頂。
最重要的是,
在場所有人都懂,新官上任三把火,何況眼前還是新侯冊封?
他的威嚴,需要有人去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