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道先生下山,入仕為官,被冊封為巡安使,出使西南。
這一切,都是符合規矩的,因為尋道先生是探花出身,本就是士大夫階層的一員,雖然當初未曾入朝為官,但後山掌舵人的身份,讓他入朝輔佐君上,有了一種大乾官家“天命所歸”連天上的“神仙”都下來輔佐他的感覺。
再者,
知道李尋道真正身份的人,並非只有駱明達一個。
刺面相公的後人得以重用,再度巡安西南,於情於理甚至是於“圖個吉祥”都能讓人覺得很是信服;
最重要的是,巡安使並不是什麼大官,甚至,它本就是一個差事,類似欽差,替天子巡安一方,所以,這個職位,讓已經被這位乾國官家這幾年拾掇過的朝堂,沒什麼異言。
雖然,大家都清楚,這個差事的作用,可大可小,全憑官家對其的信任,既然官家讓其去西南,肯定會給予其最大的權力,但,只要他真的能夠讓已經逐漸糜爛的西南局勢平復下去,憑此功勞,加官進爵封正職,也無可厚非。
尋道先生出京的那一天,
不僅有三千禁軍一同前往,
大半上京城的百姓也都夾道歡送。
百姓們可並不知道尋道先生是刺面相公的遺孤,也並不清楚巡安使到底是什麼個官銜差事,他們,是來看後海下來的“神仙”的。
所以,
隊伍出城道路兩旁,擺上了香案火燭,很多虔誠的上京百姓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只為了瞻仰“神仙”天顏。
這個排場,甚至比迎候官家出巡更大。
……
李尋道不再是一身白衣,而是身著一套紅色的官服,後山是後山,官場是官場,在一地,守一地規矩,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不過,哪怕官服穿在身,他仍然沒給人一種傳統意義上沉穩練達的形象,仍然顯得飄逸和出塵。
能將官服穿出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息,從“衣冠禽獸”的範疇裡脫穎而出,實為不易。
外頭,禁軍已經準備就緒,為首者乃是新上任的一名姓王的中郎將,他將率部護送巡安使大人入西南,且在到達後,聽從其調遣。
宮內剛剛傳來了旨意,說是官家會出宮親自相送,可謂是給足了禮遇。
這其實本就是一種加碼,待得李尋道入西南後,西南各地的文武官員,自己心裡也會掂量著到底要如何安排這位巡安使的位置。
時辰差不多了,
王將軍準備去通稟一聲,
走到半路時,卻聽到後頭傳來的腳步聲,回頭一看,來者腰佩一劍,身形有些瘦削,目光,卻宛若寒冰。
當年,
曾有人白衣乘船入上京,官家親迎,全城轟動;
“見過……”
王將軍準備行禮,因為眼前這人身上兼著太子武師的官職。
百里劍卻直接擺擺手,身形自王將軍身側掠過,進了屋內。
王將軍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再等會兒去通稟。
……
“城裡,好大的場面,你倒是一點都不避諱。”
百里劍看著站在屋內的李尋道笑著說道。
“聽說你去了南海,我還以為你回不來了。”
“哪能啊,我百里家,一向重諾。”
“早就回來了吧?”
“對,早就回來了,不過本打算年三十時再去上門赴約。”
李尋道聞言,笑了笑,道:“真是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