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大燕朝廷,
也不是大燕的子民和大燕習俗風華,
自己喜歡的,
或者說,
潛移默化下,
已經習慣了在那面黑龍旗幟下,
和一眾身著黑色甲冑的大燕騎士,
一起衝鋒,
一起廝殺,
一起將面前的不管來自哪個國度的敵人,
碾為齏粉!
這喜好,很直接,沒辦法做情懷文章,但真要強行說對這片土地愛得多麼深沉,也未免太假太作了。
“虎!”
“虎!”
“虎!”
上萬騎士舉刀,
歡呼!
鄭伯爺抽出自己的烏崖,高高舉起。
遠處,
一片又一片的軍民正在趕來,數目極為龐大。
如果是一般的盛大活動,看熱鬧的都是普通百姓,那尋常的衙役再抽調點京營也就足以維持住秩序了。
但這裡還算是前線,士卒佔多數,可沒平民百姓好說話,所以主辦方提前弄個心眼兒,將鄭伯爺入城的方向,故意公佈錯了。
所以到這會兒,想要看熱鬧的其他士卒們才趕了過來,而這時,上萬靖南軍已經將道路給隔開了。
這也是考慮到了平野伯在軍中的聲望太高,
外加軍功封侯,在大燕有著極大的象徵意義,容易讓這些丘八們變得興奮起來;
所以,先忽悠開他們,再將秩序給穩定好,提前撐好場子,確實很有必要。
本就伐楚大勝,
軍心正隆,
再遇到這個場面一激,
一時間,
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得虧是各部看熱鬧士兵群體裡都有各自將官在,可以約束一下秩序,也得虧靖南軍騎士已經提前將場子給看住;
否則真可能會出現數萬士卒蜂擁而至,將鄭伯爺舉起,拋向空中接力的畫面。
在乾國,東華門唱名的才是好兒郎;在楚國,覓江江畔,長袖翩躚風采過人血統在上的才是真正的俊秀;
在大燕,
獲軍功者,
為人傑!
鄭伯爺並不知道,如果自己生在乾國,會不會也會喜歡江南的風花雪月,喜歡左手摟著花魁右手拿著詩書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