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貔貅依舊站在大殿中央,它身上所散發出的氣息,足以讓四周的視線都產生些許的扭曲。
它的存在,介乎於靈與實體之間。
燕國對貔貅的儲存與延續,做的其實比當初的楚國要好一些,否則大燕的貔貅與貔獸又是如何培育而出的?
在很久之前,
貔貅,就已經成了大燕的圖騰之一,更是早早地將自己與大燕的國運相結合。
伴隨著大燕氣吞山河雄拓天下,其他三大國相繼滅國崩塌,在大燕即將定鼎天下之際,國運之兆,已然噴湧而出,反補進了這尊老貔貅的體內,讓它得以重新煥發“生機”。
這名叫“玲”的白衣女子,在入御獸監後,之所以能一下子培育出這麼多頭貔貅,固然有其法子精準獨特的因素在,但主因還是這尊老貔貅之靈被國運反補壯實後的一種現實必然體現。
皇帝依舊坐在那裡,
他似是在思索,在猶豫,
又似根本就是懶得發出任何的支會。
魏公公與紅袍太監繼續安靜地站著,
大殿上方一眾密諜司高手以及紅袍宦官們,也都屏息以待。
這兒,
是燕京,
是皇宮,
這兒,
是天子眼前。
皇帝在這裡,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長時間的沉默後,
老貔貅“開口”道:
“就當你是答應了。”
老貔貅轉身,準備離開。
皇帝沒喊它,依舊沒作回應;
老貔貅走到門口位置,
外頭,
開始下起了雨。
只不過雨水與老貔貅身上的火苗,並不會起衝突,雙方很自然地共生著,所謂的水火不容,在這裡,是不存在的。
老貔貅停足,
回過頭,
碩大威嚴的眼眸,再度看向坐在那片高處的皇帝;
先皇治喪那日,
因薛三鼓搗開了那座黑色丹爐的禁制,使得當時“年邁虛弱”的貔貅之靈,得以短暫脫困,來自靈殿前,算是親自為先帝送行。
並曾說出,當先帝身體即將不支大限將至時它曾主動向先帝提出可為其續命卻又被先帝拒絕的秘辛。
其他歷代燕皇,是沒這個機會的。
唯有先帝,能夠讓這尊貔貅之靈願意主動為之。
如今,
在老貔貅眼裡,
眼前的這位皇帝,在眉宇間,與先帝有著七八分的相似,但在其他方面,卻少了先帝獨有的那麼一股子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