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回窩去。”
龍淵,本就是劍聖拿來接引二品之裡的媒介;
可以說,無論是劍聖還是龍淵,亦或者不能將這一人一劍給分開,總之,他們已經對這種接引,極為熟悉了。
不過,也不可能拿來即用,這畢竟是百里劍接引下來的二品之力。
但,
在此刻哪裡來,給它拍回哪裡去,倒是可以做到。
天上接引而來的二品之力,被拍了回去,隨即,龍淵向下,直刺百里劍。
“嗡!嗡!嗡!………”
剎那間,
七把飛劍疾馳而來,隨之而來的,還有造劍師本人。
楚國造劍師,到底有沒有真功夫,其人能位列四大劍客之一,是否只是吹捧出來的虛名,一直以來,沒人能說得清楚。
鄭凡也曾多次問過劍聖,那造劍師到底是不是個水貨?
劍聖有一次曾這般回答:沒吃過豬肉,難不成沒見過豬跑?
一位,能鍛造出這麼多把當世名劍的存在;
每把劍內部,都鑲嵌著不同的紋理以配合使用者劍氣的灌輸習慣,能做到這種層次的,其人對劍氣的理解,必然已登堂入室。
造劍,不是好鐵好料加個火爐往裡一陣鼓搗就能成的。
所以,
當造劍師,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現出他的劍招時,至少,在場的另外兩位,並未感到多麼詫異。
然而,
這一瞬間,
這七把劍並非是去阻截刺向百里劍的龍淵的,
而是徑直向劍聖身上招呼而去。
你可以殺了百里劍,
那我也就殺了你吧。
解圍是不可能解圍的;
可謂是將那紙糊的盟友情給演繹到了極致。
然而,劍聖並沒有選擇以自己的命去換百里劍的命,恰恰相反,劍聖很果斷地收回了龍淵,橫亙於身側。
一人御劍七把,
不是說誰御的劍多就誰厲害,
越是花哨的東西,反而越是普通;
正如前不久鄭凡曾在自己面前說的“萬劍歸宗”一樣,
劍聖覺得,可能在鄭凡看來,一個人招呼來成百上千把劍,很是威風,但這相當於將一份力道分成了成百上千份,反而失了銳氣,正兒八經的銀槍蠟頭。
所以,當龍淵回防時,一把劍,直接擋開了造劍師的七把劍。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