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請官家退位吧。”
……
“太子殿下已然歸京,繼承大寶!”
“太子殿下已然歸京,繼承大寶!”
小院外頭,
喊聲此起彼伏。
這其中,還夾雜著一些廝殺聲,但很顯然,反抗,並不是那麼激烈了。
官家依舊坐在池邊,外頭的喧囂似乎根本就沒能影響到他。
只不過,院子裡的這些宮女宦官們,一個個已經嚇得面色煞白。
這時,一個童子走了進來。
官家入住清心閣後,雖然沒大肆修建什麼道場,但平日裡,也離不開往日的習慣,那就是論道清談。
童子腦袋上有戒疤,面容清秀,法號問安,稱居士。
其人一開口,不似童音,反而有著成年人的那種沙啞。
“官家,他們快進來了。”問安居士雙手合什說道。
“哦。”
官家應了一聲。
這時,百里香蘭從陰影中走出,長劍出鞘,懸於問安居士面前。
童子並未驚慌,而是看著百里香蘭,問道;
“百里家都已宣誓忠於新君,你又何必在此做戲?”
百里香蘭眉頭微蹙,正欲施以劍招,卻被官家叫住:
“退下吧。”
百里香蘭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收劍入鞘。
官家一掀道袖,
自嘲道:
“朕,如今真是眾叛親離了,好啊,好啊。”
百里香蘭開口道:“官家,我現在還能嘗試帶您出去。”
問安居士聽到這話,眉毛微微一挑,
道;
“你哥要是還活著站在這裡,倒是有幾分可以說出這話的語氣,你,做不到。”
“香蘭,朕知道了。”
官家有些欣慰地看著百里香蘭,他不認為百里香蘭在這裡惺惺作態;
哪怕百里家已經換了船,但百里家是百里家,百里家的人是百里家的人,看似一樣,實則不同。
就比如……他是大乾的官家,如今正造他反的,不也是大乾的將領麼?
問安居士誠聲道:
“這一年,得官家垂青,得以論道清談,官家成為太上皇后,少去俗務之擾,問安願意繼續陪同官家論道。”
“好。”
官家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