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頭,
太子爺領著百官,以極大的規格,在京城萬民見證下,迎著平西王入了京,走御道,入皇宮。
這頭,
皇帝陪著鄭凡坐馬車,走另一道口子,入了宮門。
“晚上有宴。”皇帝說道。
大燕規格與名望上最高的藩王,當是鎮北王;
不過,名氣歸名氣,大家又不是煉氣士,終究得活得實際點,故而,要論當今大燕第一藩王,非平西王莫屬。
最清晰也是最直接的對比是,
鎮北王,其實也入京了,比平西王早兩天。
皇帝也是派太子去迎接的,也是設宴款待的,但那是天子家宴。
對於普通的臣子而言,天子賜家宴是極高的恩榮,但對於在外的封疆大吏或者藩王而言,這一點點恩榮,其實不大能看得上了,封疆大吏有自己的治政理念有自己的追隨者有自己的基本盤,藩王更直接,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軍隊;
天子對他們的態度,不再是針對一個人,而是針對他們背後的那一整個團體。
對外的說法是,
這次邀請兩位王爺入京,昭告天下的是一種大燕這一代承襲上一代的一皇兩王的政治格局,對內起安撫,對外則起震懾作用;
但底下,
鎮北王先入京,設家宴,等平西王入京後,再招待兩王一起開官宴,誰的體量更重,昭然若揭。
要知道,王駕在途中是不會斷了和京中的聯絡的,按照常理,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派人向京中通報,地方官也會通報;
兩位王爺完全可以互相調整一下行程,同一日進京,儘量規避掉某種可能出現的尷尬。
不過,在這件事上朝廷沒有故意地厚此薄彼,姬老六也不至於拿鎮北王給平西王做架子,是鎮北王本人,主動加快了行程入的京;
大家都明白,鎮北王府在李梁亭離世後,幾乎對朝廷繳械,平西王卻一直死抓著軍權和地方治權,地位不可同日而語,但鎮北王體面確實比平西王大,畢竟百年鎮北侯府嘛。
但鎮北王此舉是主動地將自個兒的姿態放低,壓根就沒想著提著端著,先兩日進京,算是晚輩給前輩低頭了。
“要不,一起泡個湯?”皇帝建議道,“給你去去乏?”
鄭凡扭頭看著皇帝;
皇帝笑了笑,繼續道:“仿你府裡的那個樣式建的,我現在沒事兒也喜歡泡泡。”
不得不說,姬成玦確實是比先帝爺更注意養生;
只可惜,他的問題出在腦子裡,那就真不是什麼養生不養生可以解決問題的了。
“好。”
鄭凡答應了。
“成,魏忠河。”
“奴才在。”
“對外說朕要陪王爺御書房議事,不得打擾。”
“奴才遵旨。”
……
皇宮裡的湯池子挺考究,但場面上,卻不是很氣派,一是皇宮年代久遠,每個宮都有每個宮的用途,先帝爺在時更是批了太多位置給了朝廷辦公衙門所用;
姬成玦登基後,個人享受沒落下,但也沒去搞什麼大興土木。
真正的泡湯,得去修個皇家山莊才夠氣派,直接在皇宮裡修,還真顯得逼仄了一點,至少沒皇家的排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