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老和尚很想對自己這個徒弟說,
你丫的當初是你說想要立國教的啊!
但老和尚也清楚,那一日的徒兒並非是自己的徒兒。
所以,看似是師父在讓徒兒出主意,實則是師父在按照徒兒的意思在做,但徒兒自己並不知道。
“他不會要的。”紙人說道,“他這人,不敬鬼神,也沒興趣當什麼鬼神,信則有,不信則無,這句話誰都會說,但不是誰都能真的做到,但他能。
你們就不要白費功夫了,小心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小和尚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老和尚猶豫了,想再堅持一下,不過還是預設暫時放棄了這一提議。
……
午後,
已經自泰山祈福歸來的王府眾人,來到了葫蘆廟。
今日,是王府公主和世子殿下抓吉的日子,所以儀式上,也不能少,當然了,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大妞出生時,葫蘆廟裡的這對師傅幫了忙,這個情,得還。
錦衣親衛提前淨了場,今日葫蘆廟不對外開放,但依舊有不少百姓在廟外頭跪拜,在大傢伙看來,廟裡進了王爺,這佛也能跟著靈驗不少。
鄭凡走入廟裡,打了個呵欠,打上輩子他就有這個毛病,一進廟,就犯困。
後頭,被福王妃抱在懷裡的鄭霖,也在打著呵欠,他也困了。
父子倆一前一後的,動作神情上完成了同步。
福王妃一開始抱過世子殿下時,心裡還在想著,這是否是一種對自己的試探?
現在,她有些確定了,是真的讓她帶孩子。
她沒覺得有什麼不滿,而是真的受寵若驚,一般來說,大戶人家裡,撫養孩子,是嫡母的天職。
哪怕是在天家,也經常會將其他妃子生的孩子送到皇后跟前來撫養,當然不需要她們親自來帶,自有僕人嬤嬤料理一切。
但孩子自小在誰眼前晃悠,那日後自然也就會跟誰親。
不過,福王妃還是很佩服王妃的這種大氣。
哪怕才入王府後宅一天,她也瞧出來了,王府後宅真正的話事人,是這位風四娘,就連出身大楚皇族的熊麗箐,在她面前,也只是個妹妹。
其實,事情本就沒那麼複雜;
四娘是真的對自己這個兒子……煩了。
母親必然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正如再相愛的夫妻也會拌嘴一樣,對孩子,在乎是在乎的,可煩也是真的煩,偏偏這小東西生出來後,還不能再塞回去。
和其他魔王不一樣的是,孩子畢竟是她孕育出來的,可能就少了那一份濾鏡,交給福王妃帶,是最好的選擇。
柳如卿那裡空著,可以方便主上去聽聽戲,這個小妹妹雖然是寡婦入府,但年輕還知禮數,總不可能將孩子丟那兒拴了她,福王妃是新進門的,這等差事,自然是她該承擔的。
王爺和梁程在兩張椅子上坐了下來,開始聊過年時將要舉行的晉東閱兵的事。
熊麗箐抱著大妞,福王妃抱著鄭霖,在一眾嬤嬤的陪同下,開始參拜廟裡的佛像。
該投香火錢的投香火錢,該拜一拜的拜拜。
孩子還小,不懂事兒,那就得由大人來幫忙拜。
這也不算是什麼封建迷信,因為真正的封建階級,其本身是不信這個的。
比如熊麗箐自己本人,就不信這個,但這並不妨礙她為了大妞認真地對待廟裡的每一尊佛像,就當是……一種習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