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其實已經過了,金秋也早已到來;
但晉東這個地方,四季真算不得分明,體現在春秋很短,寒暑很長;
熱乎熱乎著,忽然就涼了,凍著打哆嗦著,忽然就熱了。
曾任大成國宰輔的徐有道,曾有一段和司徒雷的對話流傳出來。
是司徒雷問:為何晉地文脈,比不得乾國?
徐有道答:乾地四季分明,而晉地不得,體會不到四季分明,相當於體會不到酸甜苦辣,尤其是少了春之盎然秋之蕭瑟,缺了這兩味,這詩,還能做得起來麼?
所以,
當日落黃昏,王爺走入隔壁劍聖家的小院子後,劉大虎給王爺端來的,是家裡的酸梅湯冰飲子。
冰自然是王府冰窖裡的,肖一波每天都會安排人去給劍聖家裡送相對應的份額。
總之,
劍聖家裡過得很簡樸,但和拮据,那是半點不搭,相當於是後世人們所想象中的那種……田園生活。
一隻鴨湊到了王爺的跟前,挺著鴨脖,弓著腰,似是要表現一下自己。
王爺指著這隻鴨對劍聖道:
“麻辣鴨脖吃過麼?”
“……”鴨子。
院子裡,有一個嬰兒床,劍聖的小兒子正扶著欄杆,大眼睛盯著鄭凡在看。
“又要出門了?”劍聖問道。
“對。”
不過,很快鄭凡就又道;
“這次不用麻煩你跟著了,事兒不大。”
畢竟剛讓人陪著出征回來,家裡才待多久啊,再讓人家陪你跑一趟,不好。
劍聖看著鄭凡,
又看了看自己的小兒子,
道:
“要不……還是陪你去吧?”
“好。”
劍聖習慣了。
鄭凡伸了個懶腰,道:“這次不會去太久,去雪海關,去完了雪海關,得再去趟鎮南關,底下人的心有些野了,得我親自去一趟給他們除除草。”
“哦,這樣啊,回來這些日子,我聽說因為這次出征沒帶晉東兵,下面怨言不少。”
“這是難免的。”鄭凡喝了口酸梅湯,“咱這套制度最早打造時,就是為了應付頻發戰事的。”
平西王府治下的制度,最早在盛樂城就初具形態,在雪海關時徹底成型;
擁有另一個時空裡,秦軍戰功的精神核心,還有仿八旗制度的生產軍事制度;
最上頭,再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百戰百勝”名頭在,晉東軍民聞戰則喜,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