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蠻子!”
這會兒,不用做切割,也不用做戰術細緻規劃,所需要做的,就是殺,砍翻你馬頭前方在奔跑的蠻人,清理出一條向王城內部進發的道路。
外圍的蠻族勇士,他們有的還在睡夢中,有的還醉醺醺的,面對這忽然殺出的鎮北軍鐵騎,壓根就沒有阻攔的能力,於夜幕之下,直接被沖垮碾壓。
第一批衝鋒的鎮北軍騎士,近乎沒遇到什麼阻礙的,直接殺入了王城。
王城的城牆,真的只是一個笑話,有些地方年久失修,有些地方,更是縱馬一躍就能跳過去,還有地方是大面積的空缺,平日裡就立一些軍帳在那裡意思一下,連城門都沒有。
當年,楚國的郢都是因為太大也太繁華了,所以易攻難守。
而今日的蠻族王庭,是太破了,太殘缺了,壓根就沒法守。
殺進王城的鎮北軍士卒更是毫不留情地揮舞馬刀,
男人,
女人,
小孩,
在他們眼裡,
凡是能動能哭能叫的,
全都是殺戮的物件!
這裡,沒有仁慈,仁慈,在燕人和蠻人數百年的血海深仇裡,早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
這裡,
也沒有仁義。
千秋功德,青史偉業,都惜字如金,於一個帝王於一個國家而言,也容不得仁義二字去做浪費,委實過於奢靡。
孫瑛在陪同鄭侯爺趕路赴京的路上,就根據自己父親當初的指點向鄭侯爺提出了燕皇打算出兵蠻族的猜想。
鄭侯爺對此,沒有感到過絲毫突兀,也沒覺得,含情脈脈又是聯姻又是盟約的前提下,突然發兵突襲算是什麼不仁義不仗義之舉。
因為鄭侯爺可是記得,在自己熟悉的另一個時空歷史裡,唐太宗滅突厥時,可是一邊熱情地和頡利可汗議和同意其歸附一邊命李靖趁機鐵騎突襲滅了突厥。
皇帝這種生物,哪裡會在意這點,千秋萬代之後,無非是成王敗寇,誰會死抓這一點黑料?甚至,又有幾人記得這點不那麼光彩的邊角?
老蠻王的小女兒,嫁給了姬家大皇子;
小王子的女兒,也嫁給了李家的世子;
但這也進一步地說明,靠女人,靠聯姻,是不可能獲得所謂的和平和認同的。
這一點,
蠻族人清楚,燕人,更清楚。
蠻人害怕燕人強大,乃至真的一統東方,因為強大起來的燕人,必然會來複仇;
燕人也不會允許蠻人團結起來,曾經團結起來的蠻族給了大燕多大的壓力,燕人可一直還記著呢。
什麼叫血海深仇?
但凡我有機會,但凡我有餘力,就必然會向你出刀!
喊殺聲,
自王城四面傳來。
李飛站在祭臺之上,
他像是一個旁觀者,看著下方先前興高采烈的蠻族貴族們歡騰鼓舞,又看著他們現如今,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