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上述皇帝不搞制衡可以肆無忌憚看似很矛盾,但實則不然。
有些大臣,犯了罪,貪贓枉法營私舞弊,皇帝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是辦還是不辦,總之,反而好辦;
真正能讓皇帝都覺得難辦的是,
有些人,清廉、屁股底下也乾淨,官聲又好,亦或者是每晚就心滿意足地賞月看星星就心滿意足了,對仕途也沒什麼更高的追求和野心,偏偏能力不行亦或者是政見和皇帝不在一條路上;
這類人,想簡簡單單地換掉固然可以,但難免會遭致非議,未免麻煩,而如今,倒是個好機會。
“可惜了,姓鄭的一年也回不了兩次京,我有時候,是真的會想他,和他在一起,說話喝茶聊天,都不會覺得悶。”
“是呢,臣妾也覺得每次鄭侯爺回京,您都很高興,臣妾,可是都有些吃鄭侯爺的醋呢。”
“哈哈哈。”
這時,二人走過一間茶樓,恰好聽著裡頭的說書先生正在講平西侯入乾國皇宮和乾國官家不卑不亢盡顯大燕兒郎氣概的故事;
在說書先生的故事裡,乾皇為平西侯爺所惱,私底下派出了百里劍想要對平西侯爺不利,結果平西侯爺在乾國皇宮的紫禁之巔,與百里劍大戰三百回合;
最終,百里劍感嘆:眼下,我只與你打了個平手,但你如果不將心思放在帶兵打仗上,你必然是比我強的。
這幾年,伴隨著平西侯爺的聲名鵲起,連最開始平西侯爺打醬油的戰事裡,也將主要光環給放在了他的身上,甚至,在第一次攻乾時,連李富勝都在故事裡成了當時只是小小守備將軍的鄭凡下屬,一切聽鄭侯爺的話行事。
沒辦法,百姓們就喜歡聽平西侯的故事,接地氣,也提氣!
燕地少年,在和夥伴玩耍時,都爭著搶著要扮演平西侯爺,打野人、打乾人、打晉人、打楚人,再娶公主,多豪邁啊,大丈夫,當如是。
皇帝沒帶著皇后進茶樓裡坐,而是站在了門口,和一群人一起捨不得茶錢又想聽故事的蹭聽著。
先前逛街時揣兜裡的花生被皇帝掏出來,分給了皇后一半,自己也開始一邊剝一邊聽著,時不時地跟著裡面的眾人一起笑。
忽然間,街面上有背後插著彩旗的騎士策馬而過,大呼:
“平西侯爺大捷,平西侯爺大捷,斬楚國柱國,活捉楚國大將軍!”
“平西侯爺大捷,平西侯爺大捷,斬楚國柱國,活捉楚國大將軍!”
朝廷老早就收到訊息了,百官也早就知道了,確認訊息無誤後,安排一番,做出了傳信兵八百里加急進京報捷的情形,老百姓就喜歡這種熱鬧,也習慣了自先皇在位時以來的這種不斷勝利報捷的感覺。
茶樓裡的那位說書先生,在聽完外頭傳信兵的呼喊後,一時間紅光滿面!
這年頭,有些說書的不奉祖師爺了,而是奉平西侯爺,畢竟是平西侯爺那麼多的經歷給予了他們極好的故事素材持續了營生。
“啪!”
說書先生連拍三下驚堂木,讓喧囂歡慶的聽眾們安靜了下來。
隨即,
說書先生抬起手,擺了個架勢,
字正腔圓地大唱了起來:
“燕有猛虎,嘯震中原;晉東蒼鷹,眸深似海!
爪欺雪原,喙啄南楚,威壓三晉,睥睨諸夏!
天佑大燕,賜我平西侯爺,大燕當興,大燕當興!!!”
“大燕當興!”
“大燕當興!”
茶館裡,茶館外,人們一同激動地高呼著,足以可見平西侯爺在燕國民間的人氣,到底有多旺。
尤其是在兩位王爺相繼離開大燕之後,百姓們迫切地需要一位新的軍神來守護他們,為他們繼續打贏對外的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不知道為什麼,
皇后忽然間有些擔心地看向站在自己身側的丈夫,
卻見自己的丈夫也一同舉著手臂跟著高呼,
喊道:
“好活兒,看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