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而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所看見的風景,其實是不同的。
寢宮大門內外這一側,
如果將趙公公這個奴才不算人的話,
也就是站著三個人。
站在攝政王的立場上來看,
這三個人,分別是:
他的妹妹,
他的準妹夫,
他的真妹夫。
而站在鄭伯爺的立場上來看,就是:
他的媳婦兒,
他的大舅哥,
姓屈的大善人;
站在屈培駱的立場上來看,就是:
他的妻子,
他的大舅哥,
他的老王。
最後,
站在公主的立場來看,則是:
她所愛的人,
她娶她的人,
她要嫁的人。
三個人,三個角度,三個立場,三道不同的視線,同時也是三處風景。
鄭伯爺不知道以後自己的這段經歷在茶館酒樓裡會被說書人如何演繹,
但即使站在他這個當事人的角度,都覺得這必然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他自己都想寫戲本了,哦不,戲本也不帶這麼寫的。
最後,
在一邊的這位,
先前沒被當做人的趙公公,
在看見這一幕後,
又驚又恐又顫又抽搐,
最後實在沒忍住,
要笑,
笑到一半卡住,
因為冬天天涼,剛割了自己抵抗力有點弱,近日又連連受驚嚇晚上輾轉反側著了涼,所以強行卡住笑聲後變成了嘴巴閉上鼻子一陣噴氣,直接噴出了一個大大的鼻涕泡兒。
趙公公當即嚇得跪伏在地上,低著頭,用袖口遮住自己的鼻子,
“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好在,
一個著涼的奴才打個噴嚏,並未引起四周大人物的注意,畢竟,在他們眼裡,奴才,不算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