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停在了醉風樓下。
攝政王走在前面,造劍師跟在他後面,鄭凡和陳大俠在最後。
鄭伯爺現在滿腦子的荒謬感,
自己昨天哼次哼次地出來了,結果睡了一個不是很舒服的覺,今兒個就又要回去了?
鄭伯爺現在可以選擇“不”,
但和那個白袍男子說“不”其實就是對他的最大冒犯;
他是攝政王,他是“皇帝”,為君者,一言九鼎,出口成憲。
再者,出自“蘇明哲”這個角色的立場,他在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理由去說“不”。
因為他本就是師傅派來送禮同時參加公主婚宴的。
拒絕的話,人設必然會崩,然後引起更為極端的反應。
鄭伯爺眼角餘光掃了一眼站在自己身邊的陳大俠,
陳大俠還欠自己人情,
鄭伯爺相信,如果此時讓陳大俠向攝政王出劍,陳大俠不會猶豫,會直接出劍。
因為攝政王不是乾人,是楚人。
哪怕此時局面是乾楚聯合抗燕,
但如果你真要這麼算的話,那就無邊無際了。
別人可以說話當放屁,但陳大俠一生守諾。
所以,他是會出劍的。
然而,問題是,造劍師就在攝政王身邊。
鄭伯爺是見識過劍聖當初的恐怖的,造劍師就算做不到劍聖於雪海關前強開二品的境界,但就算是相當於以前的劍聖,那也絕不是一個陳大俠所能夠抗衡得了的。
哪怕綁上自己一起算上,也是一樣。
雖說江湖上一直有傳言,說造劍師其實是個水貨,他會造劍不假,但他其實劍道不行,只是被吹上的四大劍客的位置,同時,也是因為四大國應該一國一個,所以不得不拉上他來湊數。
鄭伯爺曾特意拿這件事問過虞化平,但虞化平的回答很簡單:我不知道。
然後,
虞化平指了指自己面前的肉湯,
道:
“能做出好菜的廚子,你說他不會吃?”
而且,
造劍師到底是不是水貨,其是水貨的機率到底有多大,一成?兩成?三成?還是七八九成?
這些,對於鄭伯爺而言,都沒什麼意義。
因為鄭伯爺所需要面對的,只有零和一。
他會功夫,
他不會功夫;
相對應的,就是死和活,不可能存在造劍師七成機率會功夫然後鄭伯爺死了七成這一現象。
換個角度來說,
如果鄭伯爺是真正的大燕忠臣,真正的田無鏡第二,為了大燕的未來可以不惜一切,那麼鄭伯爺可能就直接連同陳大俠一起去拼一下了,甚至都沒什麼需要考慮的。
攝政王一死,剛剛從皇子之亂中重新整合起來的楚國很可能再度分崩,誘惑實在是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