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
號角聲響起。
一列列楚軍甲士迅速排開列陣,肅殺之氣盈野。
渭河南岸五十里處,獨孤牧一身戎裝,登上黃古縣縣城。
黃古縣只是一個小縣城,城牆太矮,城池也太小,事實上,一個國家內,除了邊塞區域外,其國內區域真的適合那種堅城大城可據城而守的,真的不多。
因為沒那個需求,所以慢慢也就沒那個必要。
而此時,就在這塊區域,獨孤家十萬私軍矗立於此,左右還有其他貴族第二批次派遣來的私兵,合計也有十萬餘。
大楚貴族私軍,鎮南關外消耗了一批,眼下,這是第二批。
中間一個插曲,那就是屈氏的第二批青鸞軍被鄭伯爺擊潰了。
所以,
嚴格意義來說,眼下以獨孤牧為首的這二十萬名義上的“楚軍”,已經算是大楚各家貴族現如今能貢獻出來的最後一波家底子了。
最後一波後,並不是意味著完全沒有了,有,肯定還是有的,畢竟,雖說是毀家紓難,但肯定還會刻意留一些過日子,這個,很好理解。
但在第一批第二批之後,不可否認的是,貴族私軍的骨架其實已經貢獻了出來。
軍隊,尤其是冷兵器時代的軍隊,它的塑造和培養,其實很講究代差的,以老帶新尚且會使得戰鬥力下滑一段時間,而一場大換血,往往就會使得一支軍隊徹底更迭。
看看當初屈天南所率的青鸞軍吧,在望江江岸,擊退了大皇子的登陸,據守玉盤城時,更是讓靖南王田無鏡根本就沒打算去強攻,而是不惜被牽扯住大量兵力去圍困。
而這第二批的青鸞軍,明顯就好打得多了,一場夜戰,一頓莽,竟然直接就將其中路軍給沖垮了。
只能說,這支新編起來的青鸞軍,實力比老牌青鸞軍,差距,實在是太大。
獨孤牧看著四下兵甲林立,老實說,並沒有屬於年輕將領才會有的“意氣風發”。
他是獨孤老家主,年輕時,也是自軍中歷練起來的,雖然近些年,沒再親自出徵打過仗,但見識和底蘊,還是在的。
年堯如今麾下的一員大將獨孤念,就是獨孤牧親自調教出來的。
所以,獨孤牧的心情,才顯得格外沉重。
大楚真正的邊軍精銳,在年堯手中,面對燕國鐵騎,都只能依靠城關據守;
他如今雖然麾下號稱二十萬,但真實戰力,其實參差不齊,再者,將要面對的是蓄勢已久由大燕那位南侯親自率領的精銳鐵騎。
這仗,
很難打,
是希望很小,卻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去打的仗。
至於說為什麼選擇在離渭河河岸這麼遠的黃古縣立寨,而沒有選擇以渭河為界,是因為渭河雖然很寬很廣也很長,但其適合做渡口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它真的是,太過於溫順。
依靠渭河結寨,看似穩妥,然實際上卻是將自己和全軍放在了懸崖邊上。
燕軍可以從其他地方渡河,而後進行包抄,楚軍一旦潰亂,連逃跑的地方都沒有,無非就是昔日野人大軍在望江江畔戰敗的另一場翻版。
現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以黃古縣這裡作為臨時組織抵抗的一個結點,已經不求靠自己的力量去擊潰迎面燕軍了,而是為了多撐一會兒,以獲得更多的轉機機會。
“軍容,整肅。”造劍師出現在了獨孤牧身後讚歎道。
“你應該清楚,劍,不是越華麗越好。”獨孤牧說道。
造劍師點點頭,道:“後面的那支由燕人平野伯所率的燕軍………”
“我已經讓昭文通那老東西領五千騎和兩萬步卒去盯著了,只求盯著,不求主動進攻。那老東西接了這個差事,可是高興得很。”
臨戰之際,兩萬步卒穩住後路不算什麼,但五千騎抽調出去,對於本就騎兵處於絕對劣勢的楚軍而言,絕對是大手筆了。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