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頭收了鋪子,回到自家租住的院子,找了個板凳,坐下來,搖著扇子。
搖著搖著,
老何頭不由得將扇子放在面前,
這都幾月了都,咋天兒還沒見涼?
而且,有多久沒下過雨了喲。
皇帝每天都在俯瞰天下,
而下面的老百姓,最常做的事,其實就是望天。
因為老百姓,基本都是靠天吃飯。
老何頭雖然操持了大半輩子豬肉生意,但歸根究底,還是沒有脫離那半截腿的土氣。
“再旱下去,今年這收成………”
老何頭開始擔心起來。
京城腳下的百姓有一個風氣,那就是哪怕是碼頭上的力夫,閒暇下來,都能和你嘮幾句朝堂風雲。
老何頭鋪子上不忙時,幾個鋪子的老闆也喜歡抓一把葵花籽什麼的擱一起侃侃山。
在他們嘴裡,老何頭“見”到了一幕幕的朝堂大戲。
雖然,肯定不得真切,有些,更是謬之千里,但大概是紅色綠色,還是可以分辨得清的。
比如,他的姑爺,是管戶部的皇子。
所以,
老何頭有理由為這旱情焦急;
他沒皇親國戚的概念,也沒想過父憑女貴,他的一切思維和做事方式,都遵從於自己在南安縣城摸爬滾打出來的這麼多年。
因為那些年的經驗和認知讓他支撐何家到現在,所以,他不覺得那有什麼錯。
旱災繼續下去,糧食收成就直接沒影了,戶部是幹嘛的老何頭知道,不就是管著天下錢糧麼?
錢糧錢糧,沒錢還可以,沒糧,那是真的要出人命的!
作岳父的,擔心自己女婿的差事辦不好,繼而自己的女兒,日子也會過得不好,繼而自己的外孫,日子也會過得不好。
哎喲喲……
可能,附近住著的幾戶人家真的沒料到,他們家的一個鄰居,一個拿著蒲扇的老漢,此時正在抒發著最為純粹的憂國憂民。
何初推著板車走了進來。
“送去了麼?”
“送去咧。”
“人沒留你吃飯?”
“沒說咧,我就回咧。”
“混賬!”
老何頭罵了一句。
前些日子,他託媒人給自己這個兒子說了門親。
是西邊巷的一處人家,也不是什麼官宦之家,家裡男人在碼頭上當一個小管事,談的,是他家的閨女,姓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