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敗軍,向北而去。
“傳令下去………”
鄭伯爺指了指附近的屍首,下令道:
“將城內城外的屍體,全都丟渭河裡去。”
讓屍體順著寬闊的渭河繼續漂浮,讓下游的楚地百姓實實在在地看見,看見前方的楚軍,已經敗了,死傷無數。
這種恐慌的情緒,不僅僅是要給北面的鎮南關楚軍看的,還得給後方的楚地百姓看見,說不得,到時候會有很多浮屍會順著支流流入覓江。
讓那群只知道在覓江上游船喝酒賞戲的楚地貴族們,親自感受一下戰爭的恐怖。
他們應該經歷過戰爭,楚國的局面,也並非一帆風順。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前幾年諸皇子之亂時,所動用的兵馬規模不可謂不大。
但楚地,真的已經很久沒有過這般清晰地感知到過來自外部敵人的侵襲了。
就是上次玉盤城下的四萬楚軍亡魂,也是死在晉地。
他大楚攝政王以自己的手腕強行凝聚貴族的力量統一對外,應該很不容易了;
鄭伯爺覺得自己這個大舅哥,完全可以能者多勞,
所以,
他不介意給大舅哥加加碼。
當刀子架在你脖子上,
當你面板已經感知到森冷寒意後,
就不信你們還能繼續“鐵板一塊”!
入城後,兩側街面上,可謂是甲士林立,剛破的城,發生什麼意外都不算意外,所以,對於伯爺的保護,要更為上心。
好在,荊城不算很大,走走看看,再注意一下地上的髒汙,沒多久,鄭伯爺就和劍聖一起走到了城守府。
城守府大門口,有些鮮血淋漓,但裡頭,則乾爽多了。
城守府的最後一撥護衛見大勢已去後直接選擇了潰逃和投降,裡面並未發生過太多廝殺。
在院子裡,
鄭伯爺看了看四周,
對身邊的劍聖道:
“我原本一直以為乾人的園林造得極好,但現在看來,楚人的園林,也確實別有風味。”
乾人的園林更講究文化氣息,楚人則更追求自然。
劍聖開口道;“先前有人向你彙報過,城守姓景?”
“對,叫景溯源。”
“那就沒錯了,楚國最大的園林,不在郢都,而在景氏。”
大楚景氏不蓄養私兵,以大楚文脈所在之族著稱,也正因此,景氏大部分心思,其實都用在瞭如何優雅,如何更優雅以及如何最優雅這三個方面。
景溯源來荊城當城守,為了享受,在城守府內特意按照景氏的審美修葺了一下園子,也很正常。
貴族老爺們得吃好喝好心情好,才能有心情去關心一下底層百姓,再寫寫詩,粒粒皆辛苦。
當然了,作為侵略者的鄭凡,是沒這個資格去批判這個批判那個的。
他雖然出身自虎頭城黔首,但屁股早就坐權貴這邊了。
這時,四娘走了過來,笑道:“主上,奴抓了個廚子,手藝想來是不錯的,食材都備好了,隨時都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