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這覺悟可以,翻版的槍桿子裡出政權。
“老大關鍵時候雖然不會捅刀子,但真靠不住,老六身邊,就只有鄭伯爺你了。”
燕京城的百姓喜歡在茶館裡裝作很懂行的樣子聊那些朝堂風雲,
在姬老六大婚之後,
六爺黨這個稱呼,一下子興起。
所以,有時候不是上頭的人想要拉幫結派搞什麼黨政,而是你哪怕站在那裡不爭,但帽子和區域,早就給你劃分好了。
鄭伯爺,顯然是“六爺黨”的頭號先鋒。
“二哥,以前雖然管過禁軍一段時間,但管得,並不算多好,且原本的禁軍框架這些年,早就被拆分得東南西北了。
所以,二哥手裡,其實也沒有什麼兵。”
禁軍,尤其是京中禁軍這種存在,每個國家都會有,也就是所謂的中央軍。
按理說,禁軍應該是戰鬥力最強的,這支軍隊,應該是國家創立時就有的,且基本是優先於國家的建立就已經存在。
大機率,禁軍的前身,其實就是開國君主的真正嫡系。
但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
蠻族的王庭騎兵,已經是蠻族王庭真正所能掌握的力量了,確切地說,蠻族王庭除了身邊的這支力量,已經很難真正調動得起那些大部族的力量,沒了地方軍,還談個屁的中央軍。
昔日的晉國,伴隨著虞氏的衰弱,三家分晉格局形成之後,禁軍只剩下京畿之地那點不過數萬的編制。
乾國上京,更是將禁軍玩成了一個笑話。
開戰前,乾國上京號稱有八十萬禁軍拱衛,結果燕軍南下的訊息傳來後,第一批,只組織了不到十萬人出征北上,第二批,又強行組織了五萬人,結果這五萬人行軍到半路上後,只剩下不到兩萬人……
再之後,任憑乾國官家和幾位相公拼命壓榨,禁軍將門也表示,實在是沒有了。
到最後,為了應付李富勝和李豹的兩支騎兵,乾國連東南沿海的祖家軍都調了過來,純粹是靠地方軍頭子在打仗。
楚國的皇族禁軍,戰鬥力倒是可以,素質也很高,可以說,是東方四大國裡,中央軍戰鬥力最強的一個。
燕國原本的禁軍,因為百年來全國供養鎮北軍的原因,早就是後孃養的了,再等到田無鏡接手靖南軍後,禁軍就淪為小婢養的了。
就這,這幾年裡,先拆分去了北封郡一半,又拆分去跟隨大皇子東征,現如今,連拱衛京都都得靠李良申的那一鎮。
換句話來說,太子殿下可能沒那麼水,興許,他背地裡,也很陰沉;
但再陰沉也沒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禁軍只剩下個空架子了,還能幹嘛?
現在想想,皇后娘娘薨逝得還真是時候。
因為姬老六大婚後,按理說,沒多久,就該是太子和郡主被延遲的大婚真正開始了。
若是太子和郡主真的結為伉儷,
得,
依照郡主那個瘋婆娘的性子,
人家既然敢在姬老六大婚那一晚動用七叔和李良申去殺皇子,
她就敢在燕皇宣佈去後園榮養時,
直接讓李良申的那支鎮北軍入京城,
讓姬潤豪直接榮登太上皇之位;
大機率,
這輩子就只能在後園裡出不來了。
不過,
隱隱中,
鄭凡有種感覺,郡主興許能指揮得動李良申,卻不一定能指揮得動那一鎮佈置在燕京城外的鎮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