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
論功行賞,
那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糧有糧,並且,還有實打實的地盤!
雖然晉東之地早就因為戰亂弄得人跡罕至了,也就雪海關那兒熱鬧一些,但這不是問題,因為在鄭伯爺的描繪中,等鎮南關入手,相當於掌握住了南下楚國的門戶;
以後,朝廷會為了這塊戰略要地不停輸血不說,自己這邊缺啥還可以直接去楚國搶,這日子,不要過得太逍遙。
宮望是晉人出身,雖然是總兵官,也獨掌一軍,但到底是受燕人提防的,他渴望透過這一戰,在燕人為主的軍方體系中站穩腳跟,相當於是………同化自身。
公孫志和李豹之子分家後,等於是帶著自己麾下離開了曲賀城,是沒常駐地盤的,之前一年,晉地哪裡有叛亂哪裡需要協防就讓他去補去填,可謂是吃足了沒地盤的苦。
“總之一句話!”
鄭伯爺吹了個半天,見火候差不多了,開始做總結陳詞:
“本伯自從軍以來,還從未敗過,楚人公主,本伯搶了,現在還在家裡等著本伯打完楚人回去好幫我暖坑!
楚人柱國,本伯殺了兩個!”
屈天南是自殺,但鄭伯爺這般說,也勉強算可以,畢竟,那日下達命令的,是他;
屈培駱都認自己是殺父仇人,
這就,
沒什麼好搶的了吧?
鄭伯爺走下來,雙手放在宮望和公孫志肩膀上,
一字一字道:
“此戰之後,我封侯,二位,封伯!”
………
不得不說,語言藝術,真的很了不起,宮望和公孫志這種沙場宿將,從鄭伯爺這裡回軍營時,都滿面紅光,肉眼可見的激動不已。
他們知道自己需要沉穩,需要穩重,需要喜怒不言於色,但他們真的是被點燃了。
當然了,語言往往是無根浮萍,它也喜歡狗仗人勢,狐假虎威,因為語言的本質,還是看是誰說的它。
鄭伯爺的身份在這裡擺著,
經歷,在這裡擺著,千里奔襲大後方的戰績,又不是沒有!
靖南王對平野伯的看重,兩位總兵也從自己兒子那裡獲知了進一步的細節。
尤其是鄭伯爺在送走他們前,
說得最後一句,
說得很輕柔,很隨意,卻又,很貼心:
“宮璘和公孫寁這倆孩子就放在玉盤城了,萬一馬革裹屍了,總得留個人承爵不是。”
沒其他可說的,
賭了!
………
“伯爺剛剛的話術,屬下佩服。”
苟莫離一直覺得,眼前這位主子在很多地方和自己很像。
比如,都善於嘴炮。
嘴炮這個詞兒,還是從瞎子那兒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