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一支部族的遷移,不可能完全遮人耳目,除非部族裡沒有老弱婦孺,全是可以騎馬彎弓的青壯勇士,後者可以透過一路劫掠滅口外加疾馳轉移來形成自身的隱蔽,而前者,拖家帶口的話,基本沒這個可能。
與此同時,附近各個野人部族也都派出了自家勇士,開始出來進行監視,且這些勇士聚集得越來越多,你部兩三千,他部四五千的,很快,在這個部族遷移路上,總計加起來有近兩萬多各部野人勇士開始虎視於他們。
各部之間,也開始快速地傳遞著訊息,同時,自外圍,開始不斷的有新加入的勇士進入。
雪原一直有著自己的生存發展模式,用瞎子的說法就是,越是生產力低下的地方,生存法則就越是清晰。
整個雪原,就是一個巨大的養蠱場。
前幾年,養出了一個野人王,野人王被燕人擊敗後,雪海關上的黑龍旗幟成為了雪原諸多部族的噩夢。
好在,這個噩夢暫時沒有大舉進入雪原的意思,所以,大家雖說不敢再像乃蠻部那般蹦跳,但繼續維持著部族的吞併吸收發展是肯定的。
這支新出現的遷移部族,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外圍各部派遣來的勇士,就是打算來進行肉食的分割。
很快,有一些有見識的部族長者,從這支遷移部族身上的一些特點中得出了猜測,認為這支部族很大可能是從極北之地來的。
雪原大,但適合居住繁衍的地方,其實不多,極北之地,對於雪原野人自己而言,都算是一個生命禁區。
但這並非意味著那裡完全沒有部族生存,其實也是有的,但那裡的部族一般都很孱弱,且極為分散。
因為,但凡強力的部族,人早就從極北之地出來,去雪原其他地方搶奪一處牧場了。
且外圍遊弋的這些部族領頭人也看出來了,這支部族,看似是一起的,但實際上,應該是拼接起來的。
雪原野人部族遷移是常有的事,從一個牧場去往另一個牧場,從而達到休牧的目的,這是大部族才有的待遇;
中小部族,因為環境變化,水草變遷,使得自己不得不全族遷移,這才是雪原的常態;
所以,雪原部族基本都有遷移的經歷,也具備豐富的經驗。
凡遷移時,部族牲畜群和老弱婦孺,都會有具體位置的安排,部族內的勇士,則會被整合起來,分出一個主力,作為拳頭,在前方行進,另一部分,則圍繞著部族進行遊弋。
前者向其他敢於動心思的部族炫耀自己的武力,後者,則防備一些人順手摸魚製造混亂。
而眼下這支遷移部族,他們之中的勇士雖然裝備極為簡陋,甲冑都很少見到,但人數,其實不少的,隊伍裡,老人很少,這也就意味著,累贅很少,畢竟在極北之地那個地方,能活下來的,都經過了大自然地殘酷篩選。
但他們的青壯,都分部在隊伍的各個部分,根本就沒有聚集起來,尤其是在發現外部不懷好意地部族軍隊時,近乎本能地分成了一個又一個地團體。
雪原的生存定律,當你面對群狼時,你要將自己最後的箭矢,對準一頭狼,從而讓整個狼群都忌憚你。
但這支隊伍,顯然沒有做到。
幾個出兵的大部族已經開始吹響號角打出自家的旗幟了,先前的等待,一是為了等待各方面的勇士聚集,二則是商議眼前這支三萬人的遷移隊伍,到底該如何分食,這是一場屬於大家的盛宴。
遷移隊伍前端,一個脖子上掛著一串人頭骨的頭髮花白老者眯著眼,環視四周。
在其身邊,有近千勇士保護。
他是桑虎,曾是野人王麾下的一大戰將,本是和星辰祭祀有仇的他,被野人王安排在了星辰使大長老的位置上。
望江一敗,他和野人王失散了,費勁千辛萬苦,終於回到了雪原。
作為最忠誠於野人王的部下,他去找到了曾經入關時野人王特意留下來的八百忠誠勇士,這是最後的後手。
領著這八百多勇士,桑虎去了極北之地,在那裡,收攏了一大批散落的小部族,終於又成了點氣候。
他在等,等待王的迴歸;
哪怕外界傳聞,王已經為燕人斬殺或者俘虜至燕京,但他依舊在等著。
他無兒無女,無牽無掛,這樣子的人,其實最為忠誠。
終於,
他收到了來自王的書信。
所以,他即刻率領這支東拼西湊起來的部族,開始向南遷移。
此時的他,面對著四周野人部族兵馬的環伺,眼裡,沒有絲毫恐懼,而是默默地讓手下人打出了野人王的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