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只是想想。
這邊,
姬成玟被鄭伯爺的一句吹捧,使得心情十分愉悅,他當然清楚,眼下大燕能讓平野伯去曲意吹捧的人,不是沒有,但自己很顯然不在其中。
“伯爺,咱們在此就要分別了。”
“是。”鄭伯爺點點頭。
他們趕路算是快的,所以燕京城裡的風聲,還沒傳到這裡。
所以,他們並不曉得,一股復仇伐楚的怒火,已經從大燕的心臟燕京城,開始不斷地瀰漫出去,即將輻射整個大燕。
皇子被敵國的刺客刺死,這對於燕人而言,是奇恥大辱。
如果三皇子不是死在宴會上,而是死在疆場上,燕人興許還不會那麼憤怒,因為在燕人樸素的世界觀看來,戰死沙場,是一種榮耀,技不如人兵不如人勢不如人,戰死了,也就戰死了。
畢竟,百年前,姬家子弟連連征戰荒漠,皇帝都戰死了好幾個。
但這種下作手段,只會激發出燕人心底的怒火。
再者,
燕皇馬踏門閥,確實是毀掉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但朝廷收納掉了原本屬於門閥的田畝之後,還是分發給了當地百姓在耕種,算是重新冊田。
這種類似皇室大皇莊的方式必然會容易滋生腐敗土地兼併以及一系列的各種問題,但那也是幾十年後的事兒了,就像是瞎子曾說的,當年明太祖弄了個衛所制度,其實這個制度在一開始確實發揮了極大作用,只不過在明中後期才廢弛了下去。
然而,不管怎麼樣,這種方式確實在民間得到了巨大的擁護,一個國家承平日久之後,比如當初的燕國,百姓去種自己的田真不如去給門閥做佃戶,因為門閥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人口使得朝廷的佔有量必然減少,從而分擔到下面的田賦和勞役自然就更多,成了一個惡性迴圈,而老百姓給門閥做佃戶,只給門閥交一筆租子,這租子不可能輕,但比朝廷的“苛捐雜稅”要少,同時還能免去勞役。
但新田畝剛分發沒幾年,任何事物在其最開始時,必然是相對“純淨”的,外加小六子薅羊毛也沒傻乎乎地想著往黔首身上薅,所以底層百姓確實是得到了實惠,故而,馬踏門閥確實得罪了一個階層,但卻收穫了來自更底層階層的擁護,在皇子們看來無比恐怖冷酷的父皇,在民間百姓眼裡,簡直是當世仁皇。
同時,這幾年連續對外的勝利,不但轉移了燕國內部動盪等一系列矛盾,也極大的拉昇了燕皇的個人聲望。
在朝廷上,燕皇一言九鼎,君權至高;
在民間,燕皇簡直就是圖騰。
刺客要殺的是三皇子麼?
三皇子是誰?
已經被囚禁在湖心亭幾年的三皇子,一如退隱幕後的戲子,老百姓早就不記得他了,他們只知道,卑鄙的楚奴居然敢用刺客來行刺他們英明的皇帝。
這怎麼能忍?
鄭伯爺靠著瞎子等魔王的幫助,以前在盛樂現在在雪海關,都在進行著“造神運動”,效果顯著,但人家皇帝,才是此道集大成者。
天子,天子,
天之子,
代天牧民,
一定角度來看,天子,本身就是“神職”。
這邊,
鄭伯爺和姬成玟還在面對著望江江面聊著天時,
那邊,
燕國的憤怒,自上而下,又從上到下,伴隨著燕皇的一道道詔令,開始運作起來。
燕國境內,各路兵馬開始調集。
同時,
更大規模的徵兵以及民夫徵發也在開展。
燕人自古以來就有為王前驅,與姬家天子共同上陣殺蠻人的傳統。